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罪案终结(犯罪现场调查)
内容
内容推荐
姜克峰著的《罪案终结(犯罪现场调查)》系统介绍了刑事犯罪中的杀人、盗窃、抢劫等案件,包括克利夫兰枪杀案、首尔网络盗窃案、美国孟菲斯银行抢劫案等。这些案件大多因凶手复杂的作案手法、动机成为经典案例。
本书系统介绍这些犯罪现场,不是为了让读者猎奇,而是传授读者像刑侦人员那样思维缜密的推理方式。在犯罪现场,刑侦人员如何从尸体特征上着手寻找蛛丝马迹?如何根据现场环境推断罪犯的作案时间?如何识破罪犯的谎言,寻找真正的犯罪细节?
如果你对案件推理感兴趣,那么不妨从本书入手,相信你会从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作者简介
姜克峰,男,2007年考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检察院,2007年至2012年5年间办理数百起案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工作之余研究了大量刑侦调查方面的案例,积累了丰富的刑侦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现将这些案例和知识整理成书,以飨读者。
目录
第一章 杀人案件犯罪现场调查
第二章 盗窃案件犯罪现场调查
第三章 抢劫案件犯罪现场调查
第四章 强奸案件犯罪现场调查
第五章 爆炸案件犯罪现场调查
第六章 纵火案件犯罪现场调查
序言
俗话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怎样做才
能让这张网真正做到毫无纰漏昵?当然不能将全部希
望寄托在作案者主动自首上,侦破案件主要还是靠侦
查人员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等。提高侦查人员
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必然会加快案件侦破的效率。那么
又怎样提高这些素质和能力呢?关键在于将所掌握的
理论和日常生活中的侦查经验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
过理论去指导实践,再通过实际侦查过程中的经验、
教训来丰富理论。只有这样做才能将遇到的各种棘手
案件逐一查明。
《罪案终结:犯罪现场调查》是一本理论与实际
充分结合的产物,它系统地介绍了刑事犯罪中的杀人
、盗窃、抢劫、强奸、爆炸和纵火案件的现场调查及
侦破过程。每一章记述一类案件,每章开始即针对此
类案件的侦查思路、方法做一定的介绍,然后再结合
相关的案例逐步证明,这一系列的思路和方法在具体
的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并最终发挥作用
的。这些案例之所以经典,不仅因为其案件性质的特
殊、案情的复杂,还因为案件之中的侦查人员能够在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件时,克服重重困难找到突破口,
用极为细致的案情分析和逻辑推理让十分复杂的案件
变得清晰起来。侦查人员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将真正
的罪犯绳之以法。
本书编写的目的除了表现侦查人员办案时的专业
和机敏、揭露犯人的狡猾和残忍,更重要的是传授给
读者思维缜密的推理方法和平时很难接触的专业知识
。面对扑朔迷离的犯罪现场,你是否也会想到从尸体
特征上着手寻找凶手留下的线索?是否会根据现场环
境推断罪犯的作案时间?是否能识破犯罪嫌疑人的谎
言,找出更多的犯罪细节?……即使你不能肯定回答
,其实也情有可原,因为这涉及法医学、血型分析、
指纹分析、毛发鉴定、弹道模拟、犯罪心理学等知识
。如果你对这些看似高冷的专业知识或者是抽丝剥茧
的案件推理感兴趣,那么不妨阅读这本《罪案终结:
犯罪现场调查》。相信读完本书,你会收获满满,成
为让人刮目相看的破案高手。
导语
姜克峰著的《罪案终结(犯罪现场调查)》系统介绍刑事犯罪中的杀人、盗窃、抢劫、强奸、爆炸和纵火案件的侦查方法。包括克利夫兰枪杀案、酋尔网络盗窃案,日本高校盗窃案、美国孟菲斯银行抢劫案、大阪少女被强奸案、孟买银行爆炸案、墨西哥监狱大火案等。这些案件故事广为流传,有些还被拍成电影,成为好莱坞经典悬疑片;还有一些索件,因为其令人费解的、无法探知的凶手的真实身份和内心秘密,被世界警察学校援引,作为其学生必读的教材之一。
精彩页
警察接到电话后马上出发。探长艾略特到达案发现场时,被现场的情形震惊了。房间里一片狼藉,明显有被翻过的痕迹。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躺在地板上,看情形,他们已经死去好几天了。
探长艾略特派手下在现场搜索凶器,而他本人却将注意力集中到两位老人的身体上。这两位受害者死得极惨,艾略特事后回忆说这是他“所见过的最残忍的场面”。经法医鉴定,死亡原因确定为:两位死者的头部被钝器击打致死。钝器与锐器相比较而言,表面无刃无尖,使用时必须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对人体造成开放性伤口。
随后,警员对现场遗留的痕迹进行了勘查,如指纹、脚印、血迹等,但一直没有发现凶器的踪影。由于现场房间里并没有强行进入的迹象,门窗都没有被撬和砸的痕迹,警方怀疑案件是熟人所为。于是,将对嫌疑人的调查范围缩小到两位老人的熟人之中。
探长一直对未找到击杀死者的凶器耿耿于怀,因为这对破案是十分重要的。艾略特发现,其中一名死者头骨上有一条很长的线状伤痕。明显是由钝器造成的。而正是这条线状伤痕给了艾略特以极大的启示,因为这种线状伤痕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头部为矩形的凶器”造成的。而在案发现场,探案人员找到了一盏黄铜台灯,这盏灯的基座正是矩形。经对比,台灯基座的形状和死者头上的伤痕完全吻合。
警方在调查时发现,死者的一位有吸毒史的亲戚有很大嫌疑,他叫安德鲁·乔尼,曾因吸毒、贩毒被警方逮捕。警方对乔尼的指纹进行了取样,与在案发现场找到的台灯上的指纹进行了比对,结果一致。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乔尼对自己的杀人行为供认不讳。
在这次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作案工具的发现成了破案的重要转折点。最开始,由于没有发现凶器,致使整个事件的现场重建缺少极为重要的链接点,而让侦破变得十分艰难,最后,由于艾略特找到了凶手的作案工具,从而让凶手面对事实无言以对,使案件真相得以公布于世。
在案发现场,寻找凶器是勘查现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对现场所留痕迹的调查取证也是判断作案工具的关键所在。如果在现场没有直接找到作案工具,那么现场遗留的有关杀人凶器的痕迹物证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死者与犯罪分子激烈打斗的现场,有关凶器的痕迹物证就更多。例如,凶器打在客体上形成的工具痕迹,还有凶器作用在客体上遗留下的碎片等物证,都是推断作案工具的很好依据。
然而,在案发现场的痕迹很多,这些痕迹有可能是作案人作案之时留下的,也有可能是受害人反抗时留下的,更有可能是案件的发现人、救援人员、围观群众等留下的,在分析和取证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细致鉴别。
第二节 尸体——破译死亡密码,还原案发现场
杀人案件中,最重要的信息源在被害者的尸体上。这不仅是因为尸体是案件的主体,会让罪犯留下很多线索,而且,对尸体的解剖分析也可以让探案人员确定死者大体的死亡原因、时间、过程以及其他基本情况。破译尸体上的死亡密码,对于案件现场的还原,乃至案件的侦破具有巨大的作用。
杀人案件发生后,法医都会和探案人员一起来到现场。大部分情况下法医会对尸体进行尸检,而尸检是推断死亡原因、时间和过程的重要依据。破案人员可以通过尸体的位置和姿态来判断死者死前是否做过搏斗、死后尸体是否被移动;通过调查死者的个人信息可以确定死者的身份;而通过对死者的衣着和随身携带物品的检查可以推测出罪犯的犯罪动机等。
P4-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罪案终结(犯罪现场调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克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94274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08
CIP核字 2018094880
中图分类号 D918.4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2: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