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喧嚣世界里持守匠心(仇英传)/艺术的故事
内容
作者简介
林家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吴门画派艺术研究院创始人、苏州 市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从事中国美术史、吴门画派研究四十余载。先后出版吴派 研究、艺术鉴赏、人物传记、词文精粹等专业著作二十多部。著作《民国商业美术史》 为第三届 AAC 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 的“2008 年度中国很好艺术出版物”之一,《林家治吴门画派研究论文选集》《仇英评传》均获得“金圣叹文艺评论奖”。另有十余种著作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的图书馆收藏。

卢寿荣
笔名卢小雅,闽籍客家人,复旦大学文学博 士。著有《镜中流年》,另著译出版《中国新诗》《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寅传》《名刹》《八仙》等十余种书籍。
目录
第一章 初出茅庐
在仇英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 定 —— 离开太仓,告别老病的父母,孤身一人来到繁华的 苏州城。世界向他展示出花枝招展的一面,他知道自己从 此将跻身其中,并且与众不同。
第二章 锋芒毕露
对于矢志学画的仇英来说,前一条道路是他乐于选择的, 但是人生之途漫漫,谁又能保证他就一定能得偿所愿?在 当时那种情况下,要想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又谈何容易!
第三章 跃上巅峰
在经历了重重险阻后,此时的仇英已巍然有大家的风范, 无论从绘画的技法还是创作的心态,都达到了成熟的境界。 他就像秋天成熟的果实挂在树梢,只待那些识货的收藏家 去摘取。
第四章 推陈出新
仇英的师古仿古,即使在他的画技与声誉有了相当的提高 后,依然毫不放松。他仍然时时不忘对古画的学习与临摹, 可以这样说,仇英绘画的一辈子,也是他仿古临摹的一 辈子。
第五章 大家风范
在中国的画史上,仇英生如浮萍,死如迷雾,来去无踪, 只留如椽画笔,竖立人间千古,吞吐四方风云。乃至于 千百年后,我们仍无法明了,仇英的青春年少,仇英的爱 恨情愁。
附:仇英年表
精彩页
第一章 初出茅庐

在苏州阊门内下塘街 17 号,人们可以看到一棵老银杏树, 枝叶还很茂盛,许多小孩没事的时候会在树下玩耍。此地原来 是一座道观,占地数亩,道观正面有石牌楼一座,上书“道冠 之才”四字,边角上则有“道夫甲辰杏月重修”的注解,这大 概是道观最后一次重修的时间。银杏树已经有两三层楼那么高 了,据说在苏州市区,这是第二古老的银杏树。但是大部分人 都不知道,这可能是仇英当年栽下的树种,这座道观原来应是 仇英的居所,当年他长期寓居富家,据推测就把自己的宅子捐 出来做了道观。四百多年过去了,历史的风声微微掠过银杏树 梢,只留下一片苍茫。
仇英,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约明弘治十一年 (1498)出生在苏州太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里,父亲是个漆 匠。明代的发展此时已到中期,按照通常的说法,苏州一带出 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当时城镇中手工作坊林立,很多家 庭都投身于此度日。仇英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一家人常常是饿着肚皮度日。因此,仇英在十二三岁的时候,便出来跟着 父亲做漆工,帮忙营生。现在提起漆匠,有人可能会带有些鄙 夷的意思,但对于仇英来说,那就是现实的生活,他没有选择 的余地。当漆工要学会识色、调色和图案设计,这对仇英日后 的学画也是有帮助的。高明的漆匠,往往也会画一些比较精细 的漆画,颇受人欢迎。当时吴中一带,吴门画派已经兴起,以 沈周、文徵明、唐寅(唐伯虎)、周臣等最为有名。仇英虽然 地处偏僻的太仓,无缘和这些人物认识,却在内心暗中发誓 : 有朝一日,一定要亲自跟这些名重一时的人物把臂而交。做漆 匠经常要跟商贾画店打交道,因此仇英也很容易看到各种好画, 每有机会,他总是会默默地瞻仰一番,久久不忍离去。贫穷的 仇英是没法买得起这些贵得离谱的画卷的,他只是轻轻地来, 悄悄地去,忍受着老板们的白眼和富人们的讥嘲。
仇英小时候的性格就比较倔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时 在乡间流行一种叫“二踢脚”的游戏,即单腿直立,将另一只 脚横放在支撑腿的膝盖上,然后孩子们互相撞击为乐。这是对 大块头有利的活动,谁的个子较小,通常就会被撞得人仰马翻。 但瘦弱的仇英在这种游戏中总是能坚持到最后,他其实也没有 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比较能忍。当大块头向他撞过来的时候, 他要么迅速躲闪,跳到一边,要么就咬紧牙关,不管被撞得多 么摇晃,支撑腿始终抓牢地面不放松。这样时间久了,大块头 往往反而忍受不住腿脚的酸麻,长叹一声认输。仇英在游戏中有着坚忍的精神,在生活中更是如此。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 兴趣,立下要出人头地的志向。因此,他几乎将所有做工之余 的时间都腾了出来,在家里用简单的颜料自描自摹。虽然无人 喝彩,但是仇英非常快乐,每当画出一幅自己比较满意的画, 就躲在被窝里偷偷地笑。另一方面,他卖力干活,省吃俭用, 想积攒一笔钱到外面的花花世界中去汲取养料。他知道太仓不 是一个能发挥自己光和热的地方,他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专业 人士的指点和称赞。在仇英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做出了一生中 最重要的决定 —— 离开太仓,告别老病的父母,孤身一人来到 繁华的苏州城。世界向他展示出花枝招展的一面,他知道自己 从此将跻身其中,并且与众不同。

当时的苏州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经济上讲, 苏州已摆脱明代前期那种萧条的景观,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商业 气氛。苏州的丝织、刺绣、制扇、玉刻、木雕、髹漆、颜料制作、 书画、装裱等手工业都十分兴旺发达。士大夫阶层及富商豪绅 营造园林成风,使苏州园林的建造与发展处于高潮时期。此外, 大批文人学士也聚集于苏州,形成知名的吴中文坛。苏州书画 业发展迅速,俨然成为全国的中心之一,因此仇英来到苏州, 可谓恰逢其时。他最初选择的落脚点,是在桃花坞。这一带是 手工业作坊的云集之地,画匠、漆工比比皆是。初到苏州的仇 英毫无名气,只能先靠自己擅长的漆工为生。此外,一些著名 画家也都居住在桃花坞附近,如唐寅的住馆“桃花坞别墅”自 不待言,文徵明的居所文衙弄和祝枝山住的三茅观巷也位于此 地,可谓俊才云蒸、彪炳一时。大才子唐寅就曾留诗吟咏这一 带的盛况 :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这里是画工、漆匠大显身手之地,仇英选择在此地安居, 既是谋生的需求,也是进一步开阔眼界、提高画艺、接触文艺 圈的需要。对于仇英来说,他虽然对于漆匠的营生兢兢业业, 但这并非其终极目的,他的目标在于心爱的绘画艺术。当时, 仇英在一家手工作坊干活,工头对于工匠的盘剥相当厉害,每 天都要干十二三小时的活,整天累死累活不说,剩下仅有的空 闲时间也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他矢志学画的举动,更是动 辄受到非难,老板有时候甚至是声嘶力竭地朝他吼叫,威胁他 如果再不专心做漆匠,就
导语
仇英曾传为一漆工,受周臣赏识,并教他绘画,同时受到陈暹的影响,得以享名。仇英的画技多得自宋人画迹的临摹,往往可以乱真。在画史上他与文徵明、唐伯虎、沈周合称“明四家”。
在以文人画为主流的时代,以“工笔人物”得名的仇英的处境其实有些 尴尬 ;在重视画家“画外功夫”的文人画坛中,他可谓异数,因此少 不了遭遇冷眼。但仇英毅力非凡,他凭着勤奋与意志确立了属于自己的 风格。他将精细工笔与青绿山水相结合,诠释了中国画的秀丽与意境; 他师古、仿古,却独具浪漫情怀。正如书中所言,他留如椽画笔,竖立 人间千古,吞吐四方风云。可以说,他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出来的,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平民百姓出身的画家。
本书从仇英的角度来讲述他的整个生平,在展现他人生经历的同时,也配上他在不同阶段的画作和诗文,呈现出一个多面而立体的艺术家形象。
内容推荐
在讲究书画一体的中国画坛中,仇英显得有些另类:他匠人出身,一生专注于画,纯粹因画画本身闻名。
在以文人画为主流的时代,以“工笔人物”得名的仇英的处境其实有些尴尬;在重视画家“画外功夫”的文人画坛中,他可谓异数,因此少不了遭遇冷眼。但仇英毅力非凡,他凭着勤奋与意志确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他将精细工笔与青绿山水相结合,诠释了中国画的秀丽与意境;他师古、仿古,却独具浪漫情怀。正如书中所言,他留如椽画笔,竖立人间千古,吞吐四方风云。最终,漆匠出身的仇英,得与儒生才子们(沈周、唐寅、文徵明)共同跻身于“明四家”的行列。
本书是“艺术的故事”丛书的一种,作者细致勾画了仇英的一生,四十多幅配图与其生命历程相对照,令仇英形象更加立体。作者将人物与历史背景相融,将仇英成长、创作风格的演变与他所处的环境相结合,在写人物的同时也是写社会生活,极为难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喧嚣世界里持守匠心(仇英传)/艺术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家治//卢寿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612097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20-07-01
首版时间 2020-07-01
印刷时间 202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72
CIP核字 2020085553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