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珍藏版
内容
前言/序言

前言

孙武(约前545 ~约前470 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6 世纪末至公元前5 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孙武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孙子兵法》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堪称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子兵法》是一部集兵法、谋略和处世智慧的经典著作,被古今中外名人奉为必读经典。这本著作成书的时间,虽然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但其中的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

本书对《孙子兵法》原文进行了深度解析,并精心列举了古代战争中的经典战例,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活用案例。原文以历代权威的著作为底本,准确可靠;注释兼综百家之长,充分反映学界研究成果;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编者解读揭示了原著精蕴,有助于读者了解古代智慧的实际应用;每一篇都有精心挑选的古代战例和现代案例,读者可以通过成功与失败实例的对比,全面了解《孙子兵法》的精髓。本书的配图严谨、恰当,与文字一一对应,还收录了多幅传统名画。

本书是真正面向军事爱好者的基础图书,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门读物。全书由资深军事团队编写,力求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对于广大资深军事爱好者,以及有意了解国防军事知识的青少年,本书不失为最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

作者简介

《深度军事》编委会,由一群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写作团队中的作者有国内知名军事论坛的版主,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亮点展示

bbcf272c92e915c2.jpg

精彩书摘

第1 章 《始计》篇

《始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主要从战略角度论述了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讨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并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军事名言和一些战术层面上的用兵方法。

【原 文】

孙子曰:兵[1] 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2],存亡之道[3],不可不察[4] 也。

故经[5] 之以五事,校[6] 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7],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8]、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9]、官道[10]、主用[11] 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12] ?士卒孰练[13] ?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14] 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15],乃为之势[16],以佐其外[17]。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18]。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19],强而避之,怒而挠之[20],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21] 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 释】

[1] 兵:兵士、兵器、军队、军事,此指军事。

[2] 地:引申为领域。

[3] 道:道理,这里指根本道理。

[4] 察:观察、了解、考察,这里指考察。

[5] 经:经度,引申为分析、研究。

[6] 校:作动词,较量、比较。

[7] 道:道理,道路。这里可引申为治国的路线或方针政策。

[8] 阴阳:我国古代一对概括宇宙万象万物内在基本矛盾的范畴。这里是从气象和天象上讲,指天气晴雨,天象昼夜的变化。

[9] 曲制:曲,指古代军队编制较小的单位,曲制即军队的编制。

[10] 官道:官,指军队中的各级指挥员,官道即指对军队各级将领的职责划分和管理形式、管理制度。

[11] 主用:主,主持,这里可解释为掌管。用,费用,这里指军队的物资费用。主用,就是指对军队后勤军需的管理。

[12] 强:强壮,这里指士兵体质强壮。

[13] 练:训练,这里指军士训练有素。

[14] 将:这里作时间副词,可引申为衡量。

[15] 计利以听:计,计较,这里引申为衡量。计利,就是指权衡利益。听,听从。

[16] 乃为之势:势,这里指形势、情势。

[17] 以佐其外:佐,辅佐,引申为有助于。其,指示代词,这里指实现战略或战役目标的计划。外,指外部环境或客观环境。

[18] 诡道也:诡,欺诈。道,这里作途径解,引申为方法、计谋。诡道,指欺诈的方法和计谋。

[19] 实而备之:实,实力。这里指敌军充实雄厚。备,准备。

[20] 怒而挠之:挠,挑逗。

[21] 庙:庙算,指庙堂上的计划与谋划。

【译 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慎重地观察、分析、研究。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作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

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

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利于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欲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使其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作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

【编者解读】

《始计》篇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就是“计”。这个“计”,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阴谋诡计,而是计算的意思,不能准确理解“计”的含义,就很难理解孙子真正的思想。

《始计》篇开头,首先说明了战争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就是说战争如此重要,因此,统帅要对“五事”进行深入研究。怎么研究呢?就是“校(较)之以计”,即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比较哪“五事”呢?分别是:道、天、地、将、法。对这“五事”了解的统帅,一定胜过不了解的统帅。统帅了解“五事”之后,要与敌方进行比较,“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明,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即哪一方君主更有德行,哪一方将领更厉害,哪一方对自然条件更适应,哪一方兵力更多,哪一方士兵战斗力更强,哪一方赏罚更分明。详细比较以后,看我方有优势的占哪些条,对方有优势的占哪些条,这些优、劣势,是孙子在战前判断胜负的依据。

孙子认为,用他这种战前进行比较、计算的方法的将领,才能够留用;不用他的方法的将领,一定在战争中失败,坚决不能用。

孙子所强调的比较、计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进行实力对比,优势多的一方,实力强一些;劣势多的一方,实力弱一些。实力强的胜算就大,实力弱的胜算就小,如果根本没有胜算,那就不要打了。战争中的实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战争中可以使用的手段,这些手段,是可以通过物质条件计算出来的,手段多,实力强;一部分是战斗意志,战斗意志虽然无法计算,但是可以根据一些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意志强,实力强。实力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自古以来,从没有弱者战胜强者的先例,那些“以弱胜强”的战例,都是表面看起来弱的战胜了表面看起来强的,之所以会有“看起来”,就是因为产生了漏算,忽略、缩小、放大了某一方的优、劣势,或者偶然事件使双方实力发生了逆转——强者变弱、弱者变强。

战前进行了实力对比之后,如果想打,就要造“势”,用“势”来借力。什么是“势”呢?“因利而制权也”。“权”的原意是指砝码,秤的一端砝码重许多,这一端就“唰”地沉下去了,这就叫“势”。这句话意思是说,利用一切本方的长处,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砝码,形成更大优势,尽快干掉对方。孙子要求统帅要像增加砝码一样增加本方的实力,并且,有可能的话,要拿掉对方的砝码,削弱对手的实力。实力差距越大,越容易分出胜负。

怎么才能做到增强自己,削弱敌人呢?孙子说,用“诡道”。首先是用假象迷惑对方,孙子举了例子——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样做,能让对方对我方的实力产生错判和漏算,进而作出错误的决策,一旦决策错误,对方的实力就被削弱了。然后,要围绕对方的优势和劣势做文章,孙子也举出例子——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要求统帅揪住对方的弱点穷追猛打,或者躲避对手的长处使其无从发挥,或者想办法使对方的劣势更明显、优势丧失掉。

孙子在这里讲的“诡道”,才是计谋。但是所有的“诡道”都是建立在“计”的基础上,统帅要先清楚本方与对方的优势和劣势,才有条件使用“诡道”,“诡道”必须针对优势和劣势施展,不然就是无的放矢;“诡道”必须在“计利以听”之后才考虑使用,就是对比实力以后觉得没问题,可以打,再考虑用计谋进一步拉大实力差距。“诡道”只能用来“佐其外”,不能当作制胜法宝使用,就好像香料能让羊肉更鲜美,更加熟练使用香料的厨师水平也更高,但是没有大厨能仅仅靠香料做出一道菜。开战时,双方实力真的有天壤之别,即使弱方的统帅再擅长“诡道”,拼命为己方增加砝码,这个“势”,也扳不回来了。

《始计》篇并不是一篇强调计谋重要性的作品,因为计谋是教不了的,要靠战场上的随机应变。《始计》篇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是可以预料的,预料战争胜负的依据,就是对双方实力的判断。孙子认为,交战双方的实力是决定战争走势的根本原因,因此,战前对双方实力进行对比就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统帅们学好“计”,更准确地知道各自的优劣所在。

目录

第1 章 《始计》篇

秦晋淝水之战 6

勾践卧薪尝胆 10

勾践卧薪尝胆 11

通用电气公司的优秀掌舵者 11

统观全局的本田宗一郎 13

第2 章 《作战》篇

北魏拓跋焘灭夏 21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26

速战速决的英特尔 29

快速出击的谭氏兄弟 31

第3 章 《谋攻》篇

张仪连横破合纵 37

晋楚城濮之战 43

艾柯卡帮助克莱斯勒起死回生 45

日本松下公司进军美国 49

第4 章 《军形》篇

秦赵邯郸之战 56

萨尔浒之战 58

零售巨头沃尔玛 62

松下电器人才立业 65

第5 章 《兵势》篇

楚国智灭绞国 72

秦赵长平之战 74

哈罗斯疯狂大减价 77

百事可乐出奇制胜 79

第6 章 《虚实》篇

诸葛亮草船借箭 87

齐魏马陵之战 89

波音公司称霸民航 90

索尼彩电畅销美国 92

第7 章 《军争》篇

蜀魏汉中之战 100

尚婢婢斩论恐热 103

微软拯救苹果 104

杜勒斯保美孚 107

第8 章 《九变》篇

周亚夫平叛 116

吴蜀夷陵之战 118

长盛不衰的西尔斯 122

第9 章 《行军》篇

虎牢之战 136

沙苑之战 139

奥尔森赏罚分明 140

第10 章 《地形》篇

魏灭蜀之战 151

刘裕灭南燕 154

聪明的马克·吐温 157

第11 章 《九地》篇

巨鹿之战 167

蔡州之战 169

巧妙解围的富兰克林 171

第12 章 《火攻》篇

赤壁之战 177

鄱阳湖之战 179

里根竞选总统 181

第13 章 《用间》篇

陈平离间项羽君臣 191

韦孝宽计除斛律光 193

巧克力间谍战 195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珍藏版)》对《孙子兵法》原文进行了深度解析,并精心列举了古代战争中的经典战例,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案例。书中重点分析了我国古代的多场代表性战争,并在还原真实战争进程的同时,阐释了《孙子兵法》与这些战争的关系。与此同时,还对《孙子兵法》在现代社会非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读。

《孙子兵法(珍藏版)》适合想要掌握一定国学和军事知识的读者阅读,也可供资深军事爱好者借鉴和收藏,同时也可作为青少年国防教育的科普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对《孙子兵法》原文进行了深度解析, 并精心列举了古代战争中的经典战例, 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案例。书中重点分析了我国古代的多场代表性战争, 并在还原真实战争进程的同时, 阐释了《孙子兵法》与这些战争的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深度军事》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23666
开本 32开
页数 197页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76
CIP核字 2019039026
中图分类号 E892.25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0
22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