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美食设计与创新(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的研究是以中国美食设计为主线索,所谈的是中国美食元素,不包括西方美食,可以是中西结合,而不是西中结合,是以中餐为主,可以吸收一些西餐的元素,如调味品、主配料的运用,包括一些简易的造型,即是在中餐中加入一些西餐的元素。而西中结合,是以西餐元素为主,全盘西化,制作装盘那纯粹就是西餐。因此,本书是以中国美食为中心,对于以“西”为主的菜品,本书不作研究对象。本书也是靠前餐饮业研究菜品设计的本书,愿本书的出版,能带给同行们一点有用的精神食粮,为菜品设计与开发创新提供良好的素材。 作者简介 邵万宽,教授,中国菜品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有名专家。1978年4月入行烹饪,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烹饪专业毕业生,在中外饭店厨房一线工作8年,江苏省首批烹饪不错技师(1995年),中国首批“中国餐饮文化大师”(2004年)。出版书籍40余部,其中菜品创新研究方面的专著6本,论文近150余篇,其中古今菜品创新方面的研究论文30余篇,是中国菜肴、面点文化和技术研究的集大成者。 目录 引言 篇 设计赢天下:让技术与知识有机融合 一、设计是现代社会的一门综合性活动 二、美食设计:大厨与设计师达到真正会师 三、美食设计在餐饮经营中大显身手 四、积极投身到菜品设计中去 第二篇 美食重设计:让食用与审美相互交汇 一、美食设计与开发的原则 二、美食设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菜品设计与“包装”翻新 四、菜品设计与开发活力 第三篇 现代美食设计与创新法则 一、采集素材法 二、食料变化法 三、调换口味法 四、改变技艺法 五、菜点组合法 六、移花接木法 七、以素托荤法 八、古为今用法 九、巧用脚料法 十、更材易质法 十一、中西结合法 十二、反向求索法 十三、弄拙成巧法 十四、顺势而为法 十五、主动诱导法 十六、锐意探究法 十七、集思广益法 十八、围绕主题法 相关菜品索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美食设计与创新(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邵万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42952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20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948 |
| CIP核字 | 2020055345 |
| 中图分类号 | TS972.11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