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墨色将至(晚清关键事件中的名人和书札)(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书札,即书信,古代又叫手札、信札、尺牍、尺墨,等等。书札除了沟通信息,承载社会功能,蕴含政治意蕴,同时附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价值。通过书札,可以跨越时空,和古人或他人“相识”“相认”“相通”。很多书法史上的名作,本身便是书札。
近代以来,书札备受推崇,特别是那些对历史有补充作用、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书写者和收信者都是历史名人的书札,更是引人注目。精心写作的书札,洋溢着个体情感,并超越艺术审美而成为独特的历史文献。
本书收录林则徐、曾国藩、薛福成、冯桂芬、郭嵩焘、容闳、李鸿章、张之洞等一百六十一位晚晴名人近二百份书札,串联起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间十九个重大事件。
并未远去的历史,换一个角度去解读。
作者简介
李俭,山东沂南人,1970年代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著有《接班的战争—清朝皇位交接秘史》《博览会史话》,主编《新范式与新史学》,参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1949-2009)》等,发表论文若干篇。
目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
主要人物:许乃济·邓廷桢·林则徐·耆英
敌人欢迎的就是我们反对的,许乃济被认为代表了鸦片贩子的利益,并和吃“鸦片饭”的腐朽官员站在了一起。庆幸的是
,他距离“卖国贼”的帽子尚有咫尺——如果不是死得早,也许和琦善一样,上了被清算的名单
第二章 太平天国
主要人物:曾国藩·左宗棠·官文·胡林翼·黄彭年·钱应溥·曾国荃·萧孚泗·彭玉麟·杨岳斌·丁义方·翁同书·胡家玉
谁也没有料想,这一纸任命即将改变整个国家的权力版图。太平天国起义固然被扑灭了,私人武装亦将成为日后逼宫
的主要力量——除了听信粮饷,新军只遵从于“操练者”。此外,汉臣将和满臣在帝国的舞台分庭抗礼
第三章 捻军
主要人物:僧格林沁·乔松年·袁甲三·阎敬铭·文煜·薛福成·刘铭传
僧格林沁之死,揭开了朝廷与捻军决战的序幕。但在谁挂帅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其时,曾国藩办团练、破天京,声
望如日中天,自然为不二人选,同治和慈禧及多数枢臣都是这么考虑的,但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就是“剿匪”
专家乔松年
第四章 辛酉政变
主要人物:端华·奕譞·陈孚恩·周祖培·焦祐瀛·桂良·贾桢·匡源
这份不足六十字的遗诏里,咸丰给自己的儿子构建了一个“八大臣辅政”机制。八人大名单中,叔伯、兄弟、子侄一个没
用,全用了些外人。在他心目中,当前的权力格局是所谓“三边四点”
第五章 刺马
主要人物:马新贻·梅启照·张之万·陈湜·李成谋·丁日昌·孙衣言
刺马案爆发,举国震惊,这是大清建国以来第一起最高级别官员被刺事件。据传,慈禧闻知,惊骇莫名:“马新贻此事
岂不甚奇?”
第六章 洋务运动
主要人物:吕海寰·吴重熹·冯桂芬·俞樾·郭嵩焘·王韬·容闳·郑观应·倭仁·周德润
洋务运动首先是思想上的解放,然后才是工业上的兴国。“求富” “求强”的四字目标或者“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字方针
,都是建立在思想解放基础之上。思想解放始终牵引并伴随着整个洋务运动。期间,开明士人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
第七章 同文馆之争
主要人物:左宗棠·郭嵩焘·张盛藻·倭仁·李鸿藻·吴廷栋
天文算学馆设立后,通政使于凌晨、即补直隶知州杨廷熙都表示反对,特别是前者,认为该馆设立,将引发朋党之争
。所谓朋党之争,就是指奕?和倭仁争论而言
第八章 朝鲜壬午兵变
主要人物:李鸿章·张树声·吴长庆·张謇·袁世凯
自朝鲜建国以来,亦即从明朝开始,朝鲜问题始终闪烁着日本的影子。日本觊觎亚洲,朝鲜就是跳板。光绪二年
(1876),日本以朝鲜拒绝和己邦交为由,出兵入侵,要求建交通商。其时,中国这个宗主国苦于内忧外患,自顾不暇
,不能尽责提供保护,便息事宁人
第九章 云南奏销案
主要人物:陈启泰·唐景崇·沈桂芬·王文韶·李鸿藻·陈夔龙·翁同龢·张佩纶·卫荣光·刘长佑
该案的起因以及能彻查,源于沈桂芬之死。也就是说,何时查,怎么查,是讲天时地利特别是人和的
第十章 中法战争
主要人物:唐景崧·刘永福·宝鋆·何璟·张之洞·冯子材·潘鼎新·梁鼎芬
在法军寇边之际,一个文弱的书生站了出来。唐景崧上折言事,自请赴越南动员刘永福抗法。朝廷下旨:“吏部候补主
事唐景崧,著发往云南,交岑毓英差遣委用。”唐景崧到越南打的第一个漂亮仗就是“拿下”刘永福
第十一章 甲申之变
主要人物:孙毓汶·翁同龢·丁宝桢·赵凤昌·盛昱·刘秉璋·额勒和布·世铎·阎敬铭·许庚身
壬午兵变前,李鸿章恰值丁忧,以淮军将领张树声代李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兵变起,张树声派吴长庆等入朝,因
处置得力,深受赞誉。这一代、一赞,张树声是否膨胀不得而知,但其子张华奎先跳出来了
第十二章 中日甲午战争
主要人物:叶志超·聂士成·李鸿章·吴大澂·丁汝昌·易顺鼎·周馥·樊增祥
在朝臣中,支持李鸿章的是军机大臣孙毓汶,而支持翁同龢的是军机大臣李鸿藻。战后,签署《马关条约》,孙毓汶
主张早日批准条约,而李鸿藻主张暂缓批准。两方关系,势同水火
第十三章 戊戌变法
主要人物:张荫桓·康广仁·梁启超·谭继洵·陈炽·文廷式·孙家鼐·杨崇伊·徐致靖·翁同龢·梁启超·许应骙·王 照·怀塔布·陈
宝箴·陈三立·王先谦·谭锺麟·杨锐·黄绍箕·刘学询
康有为的理解是把中国和日本合在一起,由伊藤博文“专中国政柄”——这是不是康有为大同世界的构想,也许只有他自
己知道。不过,这绝对不是康有为的腹案,而是三番五次通过奏折的形式,递到皇帝案头。最为致命的是,政变前一天
,杨深秀还上了一道“合邦”奏折
第十四章 义和团,义和团
主要人物:毓贤·张汝梅·恽毓鼎·荣禄·赵舒翘·刚毅·董福祥·许景澄·袁昶·立山·徐桐
官方眼中,义和团本为“匪”,何以成为可以倚靠的力量呢?推手虽是毓贤,但转折点在载漪身上
第十五章 庚子西狩
主要人物:袁世凯·奕劻·王懿荣·王希烈·汪大燮·鹿传霖·英年·
导语
书札因私密性、唯一性和高度的个性风格,以及洋洋洒洒的意趣,已成为现代人关注的一个艺术门类。鉴于高古作品日渐枯竭,晚清民国的书札备受推崇,特别是那些对历史有补充作用、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书写者和收信者都是历史名人的,更是引人注目,这些书札已超越艺术审美而成为独特的历史文献。本书选取晚清历史上19个重大事件,辅以161位名人的书札,诠释而成,目的是通过名人手札再现时代风云,使历史事件在具有质感的基础上,赋予一种浓重的个人化的、艺术性的气息。
后记
书札中的“隐秘”
书札,即现在意义上的
书信,古代又叫手札、信
札、尺牍、手翰、手启、
手柬、手笔、手记、手帖
、尺墨,等等。粗略估计
,书札各类别名有数百种
之巨,清代龚未斋《雪鸿
轩尺牍》虽将书札分为十
五类,但这只是一种笼统
分类,类下自然可以另有
分支。一句话,若想穷尽
书札别名,实在有些困难
。书札起源很早,一般将
《左传》中的《郑子家与
赵宣子书》《子产与范宣
子书》视为最早的书信文
体,遗憾的是这些文本只
收录在经典中,并没有墨
迹流传于世。《汉书·司马
相如传》云:“上令尚书给
笔札。”造纸术发明以前,
书信刻或写在竹简和木片
上。蔡伦发明了纸,札被
取代了,但名字却保留了
下来。《古诗十九首》曰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
札。”书札自诞生之日起,
除沟通信息,还承载社会
功能,《汉书·薛宣传》:“
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
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
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
。”古文中的“书”,有的指
书札、书信,如司马迁《
报任安书》,但并不完全
如此,李斯《谏逐客书》
便是上书、奏章,乃臣僚
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
体。书札有公私之分,《
郑子家与赵宣子书》等是
公函,而《报任安书》则
是私信。除却社会功能、
政治意蕴,书札附有强烈
的艺术审美价值。
在一些知识分子笔下,
书札被誉为“最温柔的艺术”
,纸短情长,通过书札,
可以跨越时空,和古人或
他人“相识”“相认”“相通”。
现存最早的纸质书札,是
陆机的《平复帖》,是帖
共九行、八十四字,乃晋
武帝初年陆机用麻纸写给
一个患病友人的,因帖中
有“恐难平复”字样,故而得
名。帖中个别字词痕迹模
糊,不好辨认,故此有几
个版本,通常的读法是:“
彦先赢瘵,恐难平复。往
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
为节年使至。男幸有复失
,甚忧耳。舍(庶)子杨
往,初来至,吾不能起。
临西复来,威仪详时,举
动成观。自躯体之恙也,
思识梦之迈甚,执所恒与
君。稍之闵凶,棠寇乱之
际,闻问不悉(多)。”董
其昌在帖后跋曰:“盖右军
以前,元常以后,惟有此
数行,为希代宝。”通常认
为,书札写作随意,是作
者在最放松、最松弛的状
态下完成的,未经精雕细
刻,属主观无意,乃一种
中心书或自由书。特别是
在魏晋时期,书札往往和
个人尚简求易的心境密切
结合,代表了书法艺术的
最高水平。王羲之《快雪
时晴帖》:“羲之顿首。快
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
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
首。山阴张侯。”《丧乱帖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
,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
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
,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
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
,奈何奈何!临纸感哽,
不知何言。羲之顿首。”羲
之子献之《鸭头丸帖》:“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
集,当与君相见。”羲之侄
珣《伯远帖》:“珣顿首顿
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
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
。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
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
峤,不相瞻临。”以上都是
举世瞩目的艺术瑰宝。二
王的行书,大都以书札形
式保存、流传下来。
有意思的是,魏晋以后
,很多书法史上的名作,
本身便是书札。比如被称
为天下第五行书的《韭花
帖》,便和作者杨凝式这
个书坛上的巨匠互为表里
。《韭花帖》全文为:“昼
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
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
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
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
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
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
,七月十一日。”该贴写在
素纸之上,半行半楷,起
笔稍重,顶锋入纸,点画
自然,力贯始末,且布白
疏阔,深得二王笔意。黄
庭坚云:“世人尽学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
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
丝阑。”杨风子便是杨凝式
,黄庭坚如此称赞,可见
其名不虚。到了宋代,传
世书札更多,诸如米芾《
清和帖》、曾巩《局事帖
》等都是书法艺术的标杆
。这些年,宋人书札屡现
市场,价格多创新高,追
捧者甚众。其中,最具代
表性的是苏轼,留下了数
通书札,以《东武帖》而
言,札子笔意轻松自如、
洒脱,令人沉醉,帖云:“
东武小邦,不烦牛刀。实
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
尽也。虽隔数政,犹望掩
恶耳。真州房缗,已今子
由面白,悚息、悚息。轼
又上。”
“笺”,以之为书札称“信
笺”,以之题诗名“诗笺”。
魏晋时便出现花笺,以后
愈成规模。南朝徐陵说:“
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
;五色花笺,河北、胶东
之纸。”李商隐《送崔珏往
西川》曰:“浣花笺纸桃花
色,好好题诗咏玉钩。”宋
代孙光宪云:“襞花笺,艳
思牵,成篇。”沈括《梦溪
笔谈》记载:“予出使淮南
时,见有重载入汴者,求
得其籍,言两浙笺纸三暖
船,他物称是。”李商隐提
到的浣花笺是蜀中笺纸,
又名“薛涛笺”“松花笺”。宋
应星《天工开物》载:“(
薛涛笺)以芙蓉等为料煮
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
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
。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两宋时期,制作笺纸成
为一门较为瞩目的手工业
,不
精彩页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1840年6月28日),英军总司令懿律率领四十余艘舰船封锁珠江口。通常,这一天被视为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的日子。如果以朝廷正统观念厘定,这本不过是一次普通的以夷侵华。也就是说,和普通的外族犯边并无二致。
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次战争的主角变了,主角不再是人,而是物—一种从一年生草本植物罂粟中提炼出来的棕色或金黄色块状物体,以前被当作药物,现在则是可吸食的奢侈品,它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作“鸦片”。资料显示,罂粟的种植最早从小亚细亚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在整个世界蔓延开来。当一个个瘦骨嶙峋的“烟”人躺在炕上吞云吐雾时,田野中绚烂华美的大朵罂粟花,似乎散发着说不出的邪恶。
主角变了,战争的性质也就随之而易。
始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又叫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虽非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宏伟发现,但航海却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随着航海技术和蒸汽技术的突破,“欧洲中心主义”亦即以欧洲人眼光看世界的日子开启了,随之而生的将是白银、茶叶、奴隶和殖民地等等,被殖民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改造成“消费品”或“商品”。自18世纪70年代,英国的贸易之手就从遥远的英吉利海峡伸向被马可·波罗神化了的中国。
白银外流和鸦片外入,已成为老大帝国说不出的痛。“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1821年至1834年,清朝就八次颁布禁令。谁知事与愿违,禁令颁布越多,鸦片流入越多。道光十九年(1839),输入中国的鸦片已高达四万多箱。英军到达珠江口之前,中英贸易战已经开始了。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样一场商品战争,最初与任何“主义”以及现代化都毫无关系。
如果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许乃济(1777-1839)在中国史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不是因为这位嘉庆十四年(1809)的进士曾担任过太常寺少卿,而是因为其写过一道奏折。道光十六年(1836)农历四月二十七日,许乃济上《奏为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折》,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弛禁论”,他认为禁止鸦片,流弊甚多,不如把鸦片当作药材,“仍用旧例…只准以货易货”,官员、士人、兵丁“不得沾染恶习”,“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内地得随处种植”。他说,只需二十年,鸦片就会禁绝。
许乃济的核心意思是,鸦片贸易要合法化。有研究说,曾担任过广东按察使的许乃济之所以能提出“弛禁论”,一方面与广东曾经实施弛禁相关,另一方面是得到了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支持。“弛禁论”有没有效果并不知道,因为没有实施的机会。不过,这个折子却受到了鸦片贩子的欢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报告本国外务大臣巴麦尊说:“许乃济弛禁论的直接影响将要刺激印度的鸦片种植。”据说,十三行商人闻风也向邓廷桢提出了鸦片种植合法化的举措。
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墨色将至(晚清关键事件中的名人和书札)(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89769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2020-08-01
印刷时间 202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824
CIP核字 2020112902
中图分类号 K252.05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8
180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