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乡村善治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内容
前言/序言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起列为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社会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和内容。本书主要关注乡村治理有效这一问题,探索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建构和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把农村地区发展得越来越美好。显然,全面、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完善、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助推器”、生态宜居的“保护伞”、乡风文明的“黏合剂”、生活富裕的“发酵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农业农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业绩,广大农民在奔小康过程中的获得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来得显著,经过多方面综合治理,广袤的中国乡村大地日益呈现出稳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广大农民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当中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认同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认同国家的大政方针。跟共产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由衷的心声。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建构和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为之后实现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了根基。

新时代,新征程。探索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建构和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基本原则,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和统一;坚持发挥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性作用。更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从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到实处,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和落实。正如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的那样: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必须“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配套性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国乡村治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有效的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立足国情农情,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探索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就一定能够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造坚实的组织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后谱写乡村振兴的精彩华章。  

作者简介

刘儒,经济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经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三秦学者”,陕西省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之一,《马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责任教授。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比较理论。

目录

前 言 / 1

第 一章  乡村善治:谱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一、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 002

二、治理有效: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 013

三、乡村善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长久之策 / 021

第二章  鉴往知来:乡村治理历史扫描

一、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 / 028

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中国乡村治理 / 039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治理 / 046

第三章  党建领航: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

一、基层党建一颗“子”,激活善治一盘“棋” / 056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基层党建有难点 / 068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基层党建举新措 / 082

第四章  自治为基:树立乡村治理新理念

一、自治展新颜,乡村真善美 / 100

二、乡村自治,挑战尚存 / 104

三、有的放矢,自治为基 / 113

第五章  法治为本:培育乡村治理新思维

一、法治护航,定纷止争 / 136

二、依法治村,任重道远 / 143

三、善治之路,法治为本 / 154

第六章  德治为先:重塑乡村社会新礼俗

一、春风化雨,德润人心 / 168

二、以德治村,道阻且长 / 176

三、成风化俗,德治为先 / 178

第七章  择善而从: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一、“枫桥经验”,踵事增华 / 200

二、永联创业,风起云涌 / 212

三、袁家村崛起,日新月异 / 223

第八章  继往开来:迈入乡村善治新时代

一、建成“三治合一”的治理新体系 / 236

二、构筑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 242

三、打造“一懂两爱”的“三农”新队伍 / 256

四、步入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农村 / 263

后 记 / 267

内容简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对乡村治理过程中如何加强党的组织领导,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作用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把中国近代史上典型乡村治理案例和新时代典型乡村治理案例结合起来,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适合本地的乡村治理机制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实践经验,是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参考读物。

编辑推荐

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学习读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剖析了新时代乡村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为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3.本书内容专业性、学术性强,逻辑严密,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活泼,设有知识链接、典型案例、专家观点、延伸阅读、深度思考等特色板块,趣味性十足,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本书装帧精美,采用特种纸双色印刷。

内容推荐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对乡村治理过程中如何加强党的组织领导,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发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作用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 把中国近代史上典型乡村治理案例和新时代典型乡村治理案例结合起来, 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形成适合本地的乡村治理机制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实践经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乡村善治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221648
开本 16开
页数 268页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30千字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