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数学教学研究
导读
中国特色的数学习题教学的五个流派
学习中巧说,贯彻中巧说——谈解题模块和命题联想
系统
“二限”排列题的解法研究
计算——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叉点研究之一
应用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又点研究之二
几何入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叉研究点之三
几何证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叉点研究之四
想不通、想不到、理不清——也谈难点
视而不见和眼见为“真”——几何观察和直觉二议
数学概念的扩展与“停留性”错误
确定性——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
胸中有图、胸中有例、胸中有数、胸中有表
第二篇 听课、评课、磨课
导读
也谈评课:两个观点,十个字
一题多解,多解归一
从一堂课看“上游命题”系统的构建
一看到……就想到
分段读题审题法
勿用老眼光看新问题——论停留性错误等问题
具有数学特色的词语辨析
研究基本量是一种数学思考
发散到什么程度才合适
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记一次“磨课”的过程
等腰梯形判定的磨课过程
主题意识和结构意识
第三篇 数学教学中的逻辑问题
导读
“3≥3”正确吗
从数学教师几种流行说法看学点逻辑的必要性
一致和随变
“每一个”和“有一个”
“命题的否定”的作用和求法
平均值原理
从一道高考题的错证看学点数理逻辑的必要性
在高三学生中进行逻辑量词教学的实验
一致性命题和赋值法
介绍继续教育中的一门新课程——“数学教学逻辑”
第四篇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问题
导读
“咬文嚼字”教数学
论“数学化语言”
中学生数学化语言掌握情况的测试
运用语言正确流畅是数学教学双基内容之一——兼论初中各年级
具体要求
要重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必要的同义反复
第五篇 高等数学和中小学数学教学关系研究
导读
丌是除出来的吗
丌亿位值是用刘徽割圆方法算出来的吗
只有圆能在地上平稳滚动吗
化尴尬为神奇——从倒水实验推导圆锥体积公式谈起
从掷两枚硬币谈起
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越抛越精确
为什么边长是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无理数
常量、变量和约束变量
数学中的“非理想方法”
第六篇 数学科普
导读
圆面积公式的改进和变形
分赌本的争执
玫瑰花债务案是怎么引起的
有趣的婚姻问题
数学动手做——移山填海
大大得小(数学相声)
猪八戒吃馒头(数学童话)
第七篇 教育和教师培训
导读
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
高师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的设置和教材编写的几个原则
学员研究组是职务培训课程的好形式
呼唤教育界的“MBA”
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陈永明名师工作室专辑序
“书香中国——‘减负令’下的教辅材料如何突围”
我经历过的和见到的数学教育的人和事
纪念张奠宙教授
《数学教学》引领、帮助、见证了我的成长
附录
导读
《数学习题教学研究》序
《陈永明评议数学课》序
《我亲历的数学教育》(节选)
“量的目的是为了不量”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问题》序
《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析评》(节选)
《语言与数学教育》(节选)
《教育数学概论》节选
《当好教师的教师——徐汇区教育学院见闻录》(节选)
《数学教学逻辑论文集》序
“从笨孩子到教授”——陈永明在“特级教师谈素质教育”会上现身说法
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