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国语与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国语>与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研究》共六章,旨在确立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现象的存在,揭示其来源和发展演变及艺术特色。章探讨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的来源,介绍了春秋时期人们对语言的信仰和形成的理论。第二章揭示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语体文学繁荣表现为语体分类体式的确立,主要有事语、辩语、论语、对语、寓言。第三章介绍《国语》的编辑和语体文学的示范意义。第四章研究《国语》论说的知识背景和春秋时期士人的心态问题。第五章,研究《国语》语言的思想力量和论说艺术。第六章研究语体文学的发展演变。 目录 绪论 一 本文的写作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三 文章思路 四 研究综述 章 从语丛文献到语体文学 节 语体文学形式的建立 一 只言片语的警句 二 以议论和对话为主的文学形式 第二节 语的来源 一 宗教神谕 二 君主训话 三 圣贤语录 四 古人有言 第三节 春秋时期语言的信仰和语言的理论 一 春秋时期语言的信仰 二 春秋时期言的理论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历史转折与语体文学繁荣 节 历史背景 一 城邦时代 二 民主环境 三 思想背景 四 尚文风气 五 城邦时代语言的意义被凸显 第二节 学术背景 一 哲学讨论:春秋时期的理性之光 二 历史讨论 三 文学讨论 四 科学讨论 第三节 语体文学的全面繁荣 一 事语 二 辩语 三 论语 四 对语 五 寓言 第三章 《国语》的编辑与语体文学的示范意义 节 《国语》编纂目的——使明其德 一 《国语》的忧患意识 二 《国语》的事君教育 三 《国语》的立场和对历史的阐释 四 《国语》的阐释方式和目的达成 五 《国语》教育内容和经验总结 第二节 文本语体类型分析 第三节 典型的示范意义 第四章 《国语》论说的知识背景与春秋士人心态 节 知识背景 一 《春秋》 二 世 三 《诗》 四 乐 五 令 六 语 七 故志 八 训典 九 礼 第二节 《国语》中思想家性格特征和心理动态 第五章 《国语》语言的思想力量和论说艺术 节 《国语》语言的思想力量 第二节 《国语》的论说艺术 一 修辞丰富 二 生动幽默 三 富于哲理 四 旁征博引 五 多用虚词 六 循环模式 七 通俗易懂 八 散韵结合 第六章 语体文学的发展演变 节 《论语》与语体文学的哲学化倾向 一 对仁的思考 二 对礼的思考 三 对忠的思考 四 对恕的思考 第二节 《春秋事语》:历史叙述中的语言意义 一 《左传》中的语言在褒贬、叙事、写人的作用 二 评断——以《晏子春秋》为例 三 立义——以《韩诗外传》为例 第三节 诸子文学时代与语体文学的转型 一 由即兴的语录体到自觉深刻的理论创造 二 诸子文本化倾向与体系性构成 三 形式和手法上由简单演变为复杂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国语与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建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7158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5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78 |
| CIP核字 | 2020169054 |
| 中图分类号 | K225.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