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葵,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本草历史、道教文献、书法金石。代表著作有《神农本草经研究》《陶弘景丛考》《养性延命录校注》《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玉吅读碑》等。
| 图书 | 瘗鹤铭新考(精)/艺术史事实与视角 |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家葵,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本草历史、道教文献、书法金石。代表著作有《神农本草经研究》《陶弘景丛考》《养性延命录校注》《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玉吅读碑》等。 目录 目录 上篇 再论《瘗鹤铭》的作者与年代 一、《瘗鹤铭》进入文人视野的时间 二、宋代几种《瘗鹤铭》全文著录本透露的信息 三、宋人关于《瘗鹤铭》作者的猜测 四、黄伯思关于《瘗鹤铭》作者的考证 五、《瘗鹤铭》更可能的作者皮日休 六、疑问与推测 七、葬鹤游戏参与者之身份考察 八、关于《瘗鹤铭》年代作者研究之检讨 中篇 《瘗鹤铭》书法接受史 一、黄庭坚对《瘗鹤铭》的接受与吸取 二、与《瘗鹤铭》有关的陶弘景书迹 三、原石出水《瘗鹤铭》再次成为热门 四、碑学背景下《瘗鹤铭》书法地位之提升 五、程嗣章意见不被采纳的原因 六、余论 下篇 故宫藏潘宁本《瘗鹤铭》再鉴 ——兼论水前本的问题 一、潘宁本的基本情况 二、潘宁本“水前”说疑 三、存世水前各本之讨论 【附记之一】 【附记之二】 附录一 《瘗鹤铭》存佚字迹综述 附录二 铁函斋藏水前本《瘗鹤铭》 后 记 内容简介 《瘗鹤铭新考》为艺术史研究著作。位于镇江焦山的摩崖石刻《瘗鹤铭》自宋初进入文人视野,便受到极度追捧,热情至今不衰。但有关《瘗鹤铭》的作者、拓本情况、书法价值等,却一直众说纷纭。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分别讨论《瘗鹤铭》的作者,《瘗鹤铭》的接受史,《瘗鹤铭》拓本等问题。在综述前人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皆提出结论性意见,树立新义,足以备一家之言。 编辑推荐 ·本书为以专书研究《瘗鹤铭》的重要著作; 内容推荐 本书为艺术史的研究著作。《瘗鹤铭》自宋初进入文人视野, 便受到极度追捧, 热情至今不衰。但有关《瘗鹤铭》的作者、拓本情况、书法价值等, 却一直众说纷纭。作者通过对《瘗鹤铭》文本的考订, 将相关人物的历史以及具体的行迹相互参证, 以追求当时历史真相为目标, 以严谨文献基础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述, 通过“《瘗鹤铭》的时代和作者”“《瘗鹤铭》的石刻拓本”“《瘗鹤铭》的书法与摹习”等方面的分析, 而得出对《瘗鹤铭》文本作者的一种有所根据的推断。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瘗鹤铭新考(精)/艺术史事实与视角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家葵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1799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6页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36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成都 |
| 长 | |
| 宽 | |
| 高 | 22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