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天堂与天堂之间/中国书籍文学馆
内容
试读章节

可如今,现代化断送了枫桥的魂。

今夜,我就留宿在枫桥边。黄昏时,我站在可以眺望铁岭关的窗户旁,留意那些感动的远影紧贴地面的声响,也留意红叶李消散的、飘零的屋檐下,那些眨着眼睛的最后的青草。

躺在松软的床上,猜想岁月走后的雨滴下,那些很长很长的夜是否还叫时间?我知道,雨滴和露滴交替的那个时刻,没有浅浅的月色透过云层。只是一刹那的风吹里,青春的眉目飞扬了过境的异乡的梦。我是那梦境里半杯啤酒的泡沫,满口虚无。

如果说文征明、唐伯虎本身就是江南的才子,那么落第的苦命的张继又是如何从京城沿运河南下,落魄于姑苏城外的呢?

恍惚又听见那些声响,那些枕边横流的麦香稻甜的旷野里,飞呀飞翅膀。那些粘稠的体会,在白昼闭上眼睛的天窗下怒放。那些芦苇绕城的情节,未知的水路与渔歌,在你们偶尔的浅唱里,如同一段黑白影像般地走过了。如雾如障。

一阵风的肤色上,忧愁与温暖开满了枫桥的两岸。

现在,我终于可以说说,说说檐下那独秀的仙人掌开放的黄花了。这个初冬,阴晴翻覆的日子,也可以说说低低的风吹,说说我未知的窗外失踪的阳光急走的乡陌上,那些回不去的水做的月色,说说何时还曾看见,与长发一样起舞的“月落乌啼”呵!

那些埋伏在胸口的话语,那些轻如游丝的喟叹,隔着岁月的码头和缆绳,在起锚和抛锚间,点亮了左手的枫桥右手的江村桥。

其实,我更喜欢“江村”这个名字。江枫和渔火,用相同的时速,数着记忆里流星划过的那截朦胧的天际下,和谁共眠?我也在自己轻浅的睡眠里,数着清晰而真实的呓语,数着一个孩子的表情与眼眉,数着幻觉的雷声,或远或近。

这个有雨的午后,与上一个有雨的古代相比,只是时间又走了几日。窗外的一枝腊梅,也由娇滴滴的芽胚变成了今晨开窗时满眼疯长的花瓣。

才过了几天啊?那蕉叶就已颓败了一地,那海棠就已暗落了几处角落,那骄傲的红叶李本来缀满的深紫色,就已越过冬青做的栅栏,在我窗外的小径上点点垂糜。

张继,就如同冬天的肤色,他总在暗处闪光。如同声音,在暗处出彩。我与唐朝相会,在暗处便有了意义。在暗处,还可以与唐朝放肆一阵。有时候,放肆是生活的真谛。喜欢暗处的智慧和智慧中一次成功的逃脱。浸泡的酒在暗处暗泣。暗泣的潮汐涌动着开花的京杭大运河。

唐朝的张继,今天的张夷,我们奇异而辛酸的邂逅,犹如在暗处出没的星光和铅云。

挽起头髻、颀项毕现的夜啊,我们共同怀念的这条大运河,流走了多少无奈的声响。我喜欢我酒醉的方向,它总是从一个暗处把我带到了另一个暗处。最暗处,便是张继漂泊的远远的唐朝了。

我的一样飘飞的心思,一如晨露打湿的翅膀,沉重而又陌生地依附在我的身体上。雨雾做成的镜片后,谁在开花?好在那截紫藤还在新冬的抑郁中,尚未苏醒。我们只好设想,泛青的枝条、滚烫的缠绕,紫白得像肤色一样透明诱人的花瓣,在下一个时光里,换一个地点绽放,还是“愁眠”?

在枫桥的隔壁小住,目送风烟流云。傍晚时,居然还看见飘起的鹅毛般的雪花。只是就一支烟的工夫。许多事情也如这次雪花,看见过,可是短暂,并不积淀。最终化为了水。

入夜后,枫桥上方也有了类似月亮的东西。

是一片雪花。是“霜满天”。

P6-P7

目录

第一辑:东风夜放

美丽海盐

夜泊枫桥

走近斜土路

三毛茶楼

与乌镇无关

上海森林

夏日秦淮

在天堂与天堂之间

天下常熟

七里山塘

西塘的早晨

天堂岛

悲伤的行板

利港春雨

知青林

小居灵隐

惊蛰之夜

寒雀

一样风吹

第二辑:西村夕阳

湘西向西是凤凰

西行记

《0公里处》

独克宗

西江千户苗寨

船过神女峰

盲街

一为迁客去长沙

敦煌,我眼中的沙子

雀巢

丽江一棵树

我被蓊郁的来路迷醉了

我们的眼睛

生命情节

第三辑:南山含黛

浅水湾,那张浪的脸

哭泣的海滩

宛若流云

月光曲

海角天涯

城市夜码

地下悲情

第“7”俱乐部

玻璃翠

灵魂从来都是微醉的

猜火车

追梦人

夏至

苹果和数字时代的爱情

第四辑:北窗如烟

燕子的光芒

行走在江湖之外的驿站

夜色苍茫

离谱

古城平遥

娘子关

海州二题

像颜色一样行走

几朵怀念,在北方奔跑

The Last Time

秋河

露天电影院

十年后想念一棵树

呼兰河

雨打芭蕉

落花、流水

散句:与风景无关

序言

人们感慨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感慨于各种诱惑越来越多、感慨于被林林总总的大部头和眼花缭乱的图文书搞得不知所措时,我们精心打造的“轻散文”系列丛书,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既是一种全新的文体,也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

我们所探索的“轻散文”,包括短而精美,轻而隽永;也包括回归自然,回归质朴。简单说,就是写自己日常的生活,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对所见所感如实呈现,对所思所想真诚相告。并希望,在人们对当下生活渐感浮躁和麻木的时候,能够发现生活的新奇和诗意,发现周围的平淡和美丽。这种写作的价值,事实上是散文文本的一种尝试,也是倡导一种新的写作姿态,即,精短而真实,亲切而和谐,自觉降低观察生活的视点,呈现那些很少被人关注或者未曾发现的视阈,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仔细并缓慢地品咂日常凡俗的美感和复杂,品咂生活的温润和愉悦,安抚当下人凌乱而无处寄托的情思,表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礼赞,重新同到崇尚真实、体悟自身存在的散文传统,以改变当下散文的浮躁和矫饰。同时,也切合阅读者内心的感受,不知不觉中,和作者进行文本的互动和心灵的沟通。

不可否认,“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历史散文”等所谓的“大散文”,推动了散文的复兴和发展。但是,现代散文的发展和流变,从来都是多元并进才枝繁叶茂的。“轻散文”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生活类散文的回归和创新。周作人的平和冲淡,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俞平伯的委婉清丽、林语堂的活泼幽默、孙犁的“芸斋”散札,皆可视为“轻散文”的前辈经典。孙犁说:“我仍以为,所谓美。在于朴素自然,以文章而论,则当重视真情实感,修辞语法。”

所以,我们推出的这套“轻散文”,就不仅仅是追求文章的精美和短小,更是文风和理念的革命:文虽短小,意趣不小,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有清新隽永的文采,更折射出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深意。

这套“轻散文”读本,适合日常的阅读。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无论你是小资,还是蓝领;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能从书中发现自己的身影,找到阅读的乐趣和情感的依托。

内容推荐

《在天堂与天堂之间/中国书籍文学馆》编著者张夷。

《在天堂与天堂之间/中国书籍文学馆》是64篇短小的散文组成的文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大多数在各刊物发表过,有几篇还获得过全国性的奖项。

这些文字,都是作家把手洗干净后,静心写作的。作者喜欢这些“风景”中那些浅浅淡淡的愁绪与感动。觉得总有几句会让自己柔软,总在一些时刻,扪心自问,故乡是回不去了还是不想回去了?

真的“与风景无关”吗?风景,其实早就在那里了,只是我们没有遇见。而遇见了,风景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编辑推荐

《在天堂与天堂之间/中国书籍文学馆》编著者张夷。

我们所探索的“轻散文”,包括短而精美,轻而隽永;也包括回归自然,回归质朴。简单说,就是写自己日常的生活,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对所见所感如实呈现,对所思所想真诚相告。并希望,在人们对当下生活渐感浮躁和麻木的时候,能够发现生活的新奇和诗意,发现周围的平淡和美丽。这种写作的价值,事实上是散文文本的一种尝试,也是倡导一种新的写作姿态,即,精短而真实,亲切而和谐,自觉降低观察生活的视点,呈现那些很少被人关注或者未曾发现的视阈,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仔细并缓慢地品咂日常凡俗的美感和复杂,品咂生活的温润和愉悦,安抚当下人凌乱而无处寄托的情思,表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礼赞,重新同到崇尚真实、体悟自身存在的散文传统,以改变当下散文的浮躁和矫饰。同时,也切合阅读者内心的感受,不知不觉中,和作者进行文本的互动和心灵的沟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天堂与天堂之间/中国书籍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34766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3082209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