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狗和精灵的童话/双桅船经典童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双桅船经典童书系列之中的一本,这是一套专门为孩子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味着继续快乐和感动了很多年的书。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是精神的大餐,在这里将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内容推荐

卡雷尔·恰佩克一生以写戏剧、散文、长篇科幻小说为主,童话作品只有《猫狗小英雄》、《狗与精灵的童话》、《我与花草有约》这几本,其中《狗与精灵的童话》集中了他主要的童话故事:《邮递员的童话》、《医生的童话》、《狗与精灵的童话》《警察的大童话》等八篇。恰佩克童话写得不多,但篇篇都是杰作,这点和王尔德很相似。王尔德的童话古典、高贵,具有深不可测的贵族气,而恰佩克的童话幽默、平朴、机智,充满了大地般的温情;他饱蘸着情感的浓墨,这种感情又是宽厚,充满着民间才有的智慧。这样的作品对孩子早期阅读非常有益、非常必要,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形成宽厚、开朗、幽默、大气的生活态度。恰佩克就是有着这样的生活态度,才能在法西斯恐怖的氛围中,写下如此幽默、温馨的童话,真是难以置信。

还值得一提的是,恰佩克的哥哥约瑟夫为本书配了插图。哥哥对弟弟的作品非常理解,加上哥哥本身的独特风格,本书的图文可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1939年,德国入侵捷克,并下令逮捕恰佩克,但是他们已经无法抓到恰佩克,不幸的是哥哥约瑟夫被抓,投入了集中营,并于1945年遇害。

让我们宁心静坐,阅读《狗和精灵的童话》吧……

目录

邮递员的童话

医生的童话

水怪的童话

鸟和天使的童话

警察的大童话

狗和精灵的童话

流浪汉的童话

强盗的童话

附录

关于作者

关于这本书

来吧,和幽默做个约会(阅读指导) 阿逗

试读章节

邮递员的童话

请大家说说:既然一行可以有一行的童话——讲国王啊,讲王子啊,讲强盗啊,讲牧人啊,讲骑士啊,讲巫师啊,讲樵夫啊,讲水怪啊,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童话讲讲邮递员呢?拿邮局来说吧,这简直是一块魔地!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告示:“禁止吸烟”,“不准带狗进来”,严禁这样,严禁那样……我跟你们说:没有一个魔法师或者一个恶棍的屋子里有那么多禁条戒律的。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邮局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小朋友,你们谁看见过,邮局夜里关上门以后,里面在干些什么吗?实在值得看看……有一位先生——他的名字叫科尔巴巴,工作是送信的——倒的确看见过,并且跟别的邮递员说了,这些人又告诉了别人,到头来,这些话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可不是一个小气鬼,有话会不肯告诉别人的。有话我真恨不得快点讲掉。好,我这就开始给大家讲讲这件事。

话说邮递员科尔巴巴先生干他送信的这个工作干厌了:他说邮递员得没完没了地走来走去,东奔西跑,左转右转,整天忙忙碌碌,鞋掌走破了,鞋跟走坏了;每天要走二万九千七百三十五步,其中要上下八千二百四十九级楼梯;送的老是些印刷品、汇票和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它们能给人什么快乐呢;再说邮局又是个不舒适不愉快的地方,那儿一点儿趣味也没有。科尔巴巴先生就是这样拼命地埋怨他这个送信行当的。有一回,他在邮局里闷闷不乐地坐在火炉旁边,坐着坐着他就睡着了,也没听到敲六点钟。六点钟一敲,邮局的门就锁上,所有的邮局职员和邮递员全都各自回了家,光剩下科尔巴巴先生一个人给锁在里面睡他的大觉。

靠近半夜的时候,他给一阵塞塞率率的声音吵醒了,那声音听着像是老鼠在地上乱跑。科尔巴巴先生心里想:“哈哈,我们这儿也有老鼠,得放上个老鼠笼才行。”可他一看,根本不是老鼠,却是这儿邮局里的家神。他们是些长着大胡子的小人,个子只有小鸡、松鼠或者野兔那么大,可每个人头上戴一顶邮递员帽子,也和真正的邮递员一样披一个斗篷——真是不折不扣的邮递员。“唁,瞧你们这些小鬼怪!”科尔巴巴先生心里这样想,可嘴唇一动也没动,没出声,免得惊动了这些家神。只见他们当中有一个把他科尔巴巴早晨要送的信叠在一起;第二个分邮件;第三个称邮包,在它们上面贴上标签;第四个发脾气,因为有一个邮包捆得不合规格;第五个像邮局职员那样坐在窗口把钱重新数一遍。

“我想得不错。”他唠叨说,“这个邮局职员算错了一分钱,得改正过来。”

第六个家神站在电报机旁边发电报——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科尔巴巴先生知道他是在用电码发报,变成人话就是:“喂,是邮政部吗?第一百三十一号邮局的家神报告,一切顺利。同事马特拉夫谢克咳嗽,因病缺勤。我现在改为收报。”

“这里有一封信要寄蛮人王国,班博林博南杜城。”第七个小人说,“这城在哪里呢?”

“在去贝内绍夫的那条线上。”第八个指甲大的小人回答说,“伙计,你这么写上吧:‘蛮人王国,下特拉贝孙德火车站,猫城邮政支局。航空。’好,公事都办完了。先生们,咱们来打牌好吗?”

“怎么不好?”第一个家神回答着,数出了三十二封信,“纸牌有了。可以开始了。”

第二个家神拿起这些信来洗牌。

“我切牌。”第一个小人说。

“好,你切吧。”第二个说。

“哎呀,哎呀!”第三个埋怨说,“这张牌糟透了!”

“我出牌。”第四个叫起来,把一封信啪哒一声打在桌子上。

“我压倒它。”第五个说道,把另一封信打在第一个家神打出来的信上面。

“朋友,还嫌小一点。”第六个说着也打出一封信。

“你也不行啊。还有更大的。”第七个说。

“可王牌在我这里!”第八个大叫一声,把他的一封信打在其他信上。

小朋友们,科尔巴巴先生看到这里可实在忍不住了。

“对不起,矮胖子先生们。”他插进来说,“请问你们打的是什么牌呀?”

“啊——科尔巴巴先生!”第一个家神回答说,“我们不想吵醒您,可您既然已经醒了,就请坐下来跟我们一起打牌吧。我们不过是在打‘结婚牌’。”……P1-4

序言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

多少年前,在山东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几年,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我们现在先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它却也慢慢地沉淀下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该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关感的力量、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关。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它去吧。儿童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很糟的。

美育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美育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再后来,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仅仅将它与美术、音乐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五育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完美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美育为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了。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日,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得最多的是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所谓的“新新人类”)都已受到人类学家们的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关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经典童书”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它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印记。我们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所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童年的阅读成为一生永恒的快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金波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这是一套专门为你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昧着继续快乐和感动……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小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狗和精灵的童话/双桅船经典童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译者 任溶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68485
开本 32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9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24.88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190
12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