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慕尼黑(罗伯特·哈里斯作品集)
内容
作者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从头到尾都紧抓人心……《慕尼黑》精准地捕捉了那
个时代的情绪:怀疑与恐惧、政治阴谋、纳粹机器的狂妄
自大,以及人们因战争得以避免的错觉而产生的欢欣鼓舞
之情。十分精彩。
——西蒙·汉弗莱斯,《星期日邮报》
哈里斯的智慧、判断力和对细节的洞察力无人能及…
…他的研究是如此无懈可击,以至于就算删除所有的间谍
小说要素,《慕尼黑》也可作为一本历史读物出版。哈里
斯对英国最受非议的首相的处理是如此有力,如此具有说
服力,是我在虚构作品中读过的对政治人物最触动人心的
刻画。
——多米尼克·桑德布鲁克,《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部充满智慧的惊悚小说……在历史细节上一丝不苟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推荐语
让人爱不释手到了危险的地步:在读它的时候,就算
房子着火了,我可能也注意不到……
——杰克·凯里吉,《星期日快报》
哈里斯在每一个转折点都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真实
感人地展现了张伯伦如何基于正确的理由做了错误的事…

——《每日快报》年度图书推荐语
一个关于个人关系和政治戏剧的精彩故事……非常非
常值得一读。
——文斯·凯布尔,《旁观者》周刊年度图书推荐语
目录
《慕尼黑》无目录
精彩页
第一章 斯巴达谷地
给布拉格的最后通牒

要和平还是战争?
莱格特的眼神不时穿过餐厅扫向入口。也许这是他的想象,但客人们甚至侍者们在暗粉色的软垫椅之间来回走动时,似乎都显得异常压抑。没有人笑。厚实的平板玻璃窗外一片寂静。在潮湿的天气里,四五十个工人,有些光着膀子,正在格林公园中挖壕沟。
此时此刻,全世界都不会怀疑,这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领袖,而是所有德国人在演讲。我知道在这个时刻,所有人—数百万坚强的人民—都同意我所说的每一个字。(万岁!)
在这演讲发表的时候他从BBC上收听过它,它是金属般的、冷酷的、危险的、自卑的、自负的,可怕却令人印象深刻。它一直被希特勒用手敲打演讲台的砰砰声打断,被一万五千人表示认同的高声呼喊打断。那噪声是不人道而可怕的,仿佛从一条黑色的地下河里涌起,从扬声器里喷涌而出。
我感谢张伯伦先生所做的一切努力,我向他保证,德国人民除了和平别无他求。我进一步向他保证,并且现在强调,当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时,德国在欧洲将不再有领土问题。
莱格特拿出钢笔在这个段落下画线,然后同样在之前提到《英德海军协定》的地方画线。
这样的协议只有在两国彼此承诺永远不再互相开战时,才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德国有这样的意愿。让我们共同希望有同样信念的人在英国人民当中占得上风。
他把报纸放在一边,看了看怀表。他不像他那个年龄的大多数人一样用手表看时间,而是更喜欢用怀表。他只有二十八岁,但看上去比真实年龄更年长一些—脸色苍白,举止庄重,西装深黑。他在两周前预订了座位,那时危机还没有爆发。现在他感到内疚。他会再等她五分钟,然后他就不得不离开了。
当瞥见她的影子出现在墙上镀金镜面中的花丛间时,他已经等了一刻钟了。她站在餐厅的边缘,几乎踮着脚尖,茫然地张望着,脖子修长而雪白,下巴向上扬起。他又打量了她一会儿,好像她是个陌生人似的,他好奇如果她不是他的妻子,他究竟会如何评价她。“引人瞩目的人物”—这是人们对她的看法。“不能用漂亮来形容。”“对,但很俊俏。”“帕梅拉是一个家教很好的姑娘。”“是的,家教极好,可怜的休完全配不上她。”(这段对话是他在他们庆祝订婚的派对上无意中听到的。)他先挥挥手,然后站了起来。最后,她注意到他了,微笑着挥手向他走去。她穿着紧身裙和合身的丝绸夹克,快速从桌椅间穿过,引得众人回首注视。
她紧紧地吻了他的嘴。她有点喘不过气。“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没关系,我才到。”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他学会了不去过问她去了哪里。她手上除了拿着手提包,还拎着一个小纸盒。她把纸盒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摘下了她的手套。
“我们不是说好了不要礼物吗?”他掀开盖子。一个防毒面具凝视着他,它以黑色橡胶为底,有着金属鼻子和空洞又呆滞的眼眶。他向后退了一步。
“我带孩子们去试了试。显然,我得先给他们戴上,这很考验一个母亲的奉献精神,你不这样觉得吗?”她点了一支香烟。“我可以喝一杯吗?我快渴死了。”
他叫来服务员。
“只喝半瓶?”
“我今天下午得上班。”
“是啊!我都不能确定你会出现。”
“老实说,我不该出来的。我试着打电话,但你不在家。”
“好吧,但你现在知道我去哪里了。我有完全正当的理由。”她微笑着向他靠过去。他们碰了碰杯。“亲爱的,结婚纪念日快乐。”
公园里,工人们正挥舞着铁镐。
*
她很快就点了菜,甚至连菜单都没有看:“不要前菜,剔骨多佛比目鱼,蔬菜沙拉。”莱格特递回菜单,说他也要这些。他无法思考该吃什么,也无法消除他脑海中戴着防毒面具的孩子们的样子。约翰三岁,戴安娜两岁。他告诫孩子们不要跑得太快,要穿暖和些,不要吮吸玩具和蜡笔,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们曾经被放在哪里。他把纸盒放在桌子底下,用脚把它踢到视线之外。
“他们很害怕吗?”
“当然不。他们认为整件事都是一场游戏。”
“你知道有时候我真的也这么觉得吗?即使你看到了电报,也很难不觉得这只是可怕的笑话。一个星期前,一切看起来都好像协商好了,然后希特勒就改了主意。”
“现在会发生什么?”
“谁知道呢?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他觉得自己该更乐观一点,“他们还在柏林谈判,至少在我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还在谈。”
“如果他们停止谈判,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他向她展示了《泰晤士报》的头条,耸了耸肩。“我猜是明天。” “真的吗?会这么快吗?”
“他说他将在星期六越过捷克边境。我们的军事专家认为他需要花三天的时间让坦克和大炮就位,这意味着他将不得不从明天开始行动。”他把报纸放回桌上,喝了几口香槟。酒尝起来很酸。“这样吧,我们换个话题吧。”
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戒指盒。
“噢,休!”
“它有点太大了。”他告诉她。
“但很迷人!”
导语
1938年9月,希特勒一心一意要发动战争,而英国首相张伯伦不顾一切地试图维护和平。当张伯伦的专机颠簸着飞过英吉利海峡,希特勒的专列无情地从柏林南下时,两个年轻人也带着各自的秘密踏上旅途。
休·莱格特是张伯伦的私人秘书之一,德国外交官保罗·哈特曼则是反希特勒团体中的一员。在希特勒上台之前,他们在牛津大学结为挚友;但自六年前在慕尼黑不欢而散后,他们就彻底断了联系。欧洲的未来危如累卵,他们注定要在慕尼黑重聚。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你会背叛谁?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国家,还是你的良心?
内容推荐
国际畅销书作家《祖国》和“西塞罗三部曲”作者罗伯特·哈里斯的最新间谍惊悚小说。故事发生在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的背景之下,内容关于叛国和良心、忠诚与背叛。这是一本关于历史人物的小说,不存在敏感问题。书要在2018年1月出版。
休·莱格特是英国外交部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唐宁街10号担任首相张伯伦的私人秘书。保罗·哈特曼是德国外交部工作人员,并且是反希特勒抵抗运动的秘密成员。这两人1920年代在牛津时曾是至交,但自那之后就没再联系。现在,当休和张伯伦一同从伦敦飞往慕尼黑,哈特曼和希特勒连夜从柏林乘火车赶往慕尼黑时,两人的路径产生了一次灾难性的交汇。罗伯特?哈里斯再一次在一本让人兴奋请不忍释卷的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具有历史重要性的实际事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慕尼黑(罗伯特·哈里斯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罗伯特·哈里斯
译者 译者:王林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67949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14
CIP核字 2020102723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