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礼记论君子礼敬人生/中国人格读库
内容
试读章节

一〇〇、礼之“三”何其如此之

多;人何以得与天地并

立为三

“父母之丧,衰(cui)、冠、绳缨、菅屦(jian ju), 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这段话的意思是:“父母去世人子为父母服丧,要穿孝服、戴孝冠,以绳系丧冠,以草鞋为丧鞋;父母去世三天内不食,三天后才可以吃粥,三个月后才可以摘去孝帽而戴粗布冠;到了第三年才能解除孝服终其丧期。”

“三年而祥”:古礼制一般守丧礼:一周年之祭称小祥之祭;二周年便为大祥祭;三周年除孝终丧。此段中的“三年而祥”当指三年而终丧。似不能注为到第三年才行大祥祭。但各代礼俗有所不同。衰:指临丧所服麻布衣冠。菅屦:草鞋。练冠:粗布冠。

那么,男子为什么在烧周年后可以先从除孝冠开始除服,而女子则可以解去孝带子呢?就是所谓的“期日小祥,男子除乎首,妇人除乎带”。因为古礼称“男子重首,妇人重带,除服者先重者。”

古代丧礼为什么那么多以“三”为限呢?

如“三日食粥”——三天后才可以吃粥;“三月而沐”——三个月后才可洗头;“十三个月而练冠”——十三个月才可除去孝冠;“三年除服”——守丧三年才可尽除孝服;还有“三日不怠,三月不解”——哭祭三日内不绝声,三月内卧不解带宽衣;“三年忧”——三年去职回乡守丧尽哀称丁忧在身;“三日而杖”——守丧三日后,可拄杖;等等。这是丧礼之限数,而吉礼也诸多以“三”为限数。

如“礼有三让”,“建国必立三卿”,乡饮酒礼要举称“三宾”。称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光等。而且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与民间俗语中,甚至在中外宗教中都随时随处可见以三为数限的地方,“三”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呢?

一般以俗语为解,“三”这个数字是一个极限,如俗语云:“事不过三”,“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以玄学为解,则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从数量上来分析有多的意思,如一人为私,二人为伍,三人为众,等等。

《礼记》中对“三”的象征与寓意,从礼的角度做了诸多解释:如“礼有三让”,源自于古代诸候相会见时,入宫要经过三道门,宾主就是要礼让三次而后入;乡饮中举三位乡贤为“三宾”,为众宾之长,则象征日、月、星三光,以示崇尚贤人;孔子说父母亡,子要守丧三年为期,则象征人子生后三年才能离父母怀抱,所以当以三年为报。

《礼记》中还说:“月者三日成魄,三月则成时,是以礼有三让,建国必立三卿,三宾者政教之本也,礼之大参也。”认为礼以三为大数,是参照月亮的变化而来。

那么“月三日而成魄,三月成时”,是什么意思呢?月魄就是月光。旧历每月末为“月黑头”无光之夜,月亮又一轮初现,须三日才有月光,所以古称月“三日成魄”;“三月成时”是指三个月成一季。而礼为限,古代又有日为阳,称日魂;以月为阴,称月魄之说,所以礼数多以月为参,以三为量、为限。

道学家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混阴阳而为一,是以古称“太一”;太极分阴阳而为天地,是以有二;天地合而生万物即为三而至无穷。人为一而分男女为二,男女合而生三,是有子孙万代永续。

P233-235

目录

[总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格

出版前言

[序]让有血气的生命做地上的美与庄严

一、礼敬:做人应知的要义

二、节制:纵欲就是把生命交给了巴尔扎克的“驴皮”

三、君子安身立命的十条礼谕

四、礼:教人知何以别于禽兽群

五、礼尚往来:感恩不是愚报与交易

六、富贵者当“自卑而尊人”;

汉太尉慨叹不入狱安知狱吏之贵

七、人生百年的十个分期称谓

八、时孝:人子事亲的四季之礼与一日两敬

九、为人子者与人争斗不孝有四

十、游子当知慰父母在家盼归之心

十一、人子居家举止礼敬孝思十三观

十二、亲在,衣冠不镶白;亲亡,衣冠不缀彩

十三、父执辈进退问对之礼

十四、对年长者的五个礼敬层次

十五、尊师之四礼可广为待客之道

十六、“客前不叱狗”与“餐桌软暴力”

十七、现代人的“视觉空乏征”与男人的“软骨塌肩病”

十八、为子女起名的四大忌讳

十九、忠诚敬业:王命在身不敢宿于家

二十、君子全交之道:不尽人欢,不竭人忠

二十一、君子的“站相”“坐相”与“抱孙不抱子”

二十二、君子“五不问”则不失礼敬

二十三、临丧不笑,临乐不叹;丧葬礼敬与不宜

二十四、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二十五、太子申生宁死而不肯拂父意之遗害

二十六、正人君子总该有忠、孝、耻“三心”

二十七、“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大有深意

二十八、礼不忘本:“狐死正首丘”“胡马嘶北风”

二十九、君子称终小人称死,死不可免自当努力于生

三十、孔子临终自挽悲歌;人生不为君子也当成正人

三十一、“礼有余”莫若“哀有余”“敬有余”

三十二、君子知耻:“人不要脸,鬼都害怕”

三十三、君子不强求事功;不及尚可补,过之无以挽

三十四、君子临丧念始节哀顺变;大孝在生前而不在身后

三十五、子路伤贫之叹;论孝原心不原迹,

家贫以菽水之欢为孝

三十六、“人道政为大”:千夫殒命又何如一人善政

三十七、当途当念“苛政猛于虎”

三十八、处墓墟庙堂之间人自悲敬

三十九、“嗟来”大鉴:好心为什么没好报

四十、美轮美奂:君子善谏,智者善解

四十一、仪表端庄,君王礼敬;衣貌不整,守门人拒报

四十二、“大义灭亲”未必可得主子欣赏

四十三、“天网”:人生无以逃脱的三个“裁判所”

四十四、嫁女三夜不熄烛,娶妇三日不常乐;

人生就是一场悲喜交加的旅程

四十五、知事人之道然后能使人;子产论未能操刀而使割

四十六、礼:承天道,治人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四十七、礼之“四治”:人情人义人利人患

四十八、“爱死患生”:人类生存境界的至高点

四十九、人性之:饮食男女“两大欲”,

死亡贫苦“两大恶”

五十、阎浮提世界的“魔兽”:人欲与兽性结合的杂种

五十一、生命对主人起码的两个诉求

五十二、人是天地阴阳五行秀气所生之大物

五十三、礼成于宾主辞让礼敬;

敬“县官”而不可忽“现管”

五十四、婚礼:夫妻为“天地合”“万世之始”,

男女当有亲有敬

五十五、古人丈夫何以为丈夫;如今男人何以多“伪娘”

五十六、人兽之别在礼义,尊卑之别不在男女

五十七、百日之腊,一日之泽;张而不弛,文武不能

五十八、女子的成年礼:加笄与取字

五十九、人子之孝的“三纲领”与“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六十、曾子论人子敬身与“五不孝”

六十一、君子之孝有“三难”:敬、安、终

六十二、孝分“力、劳、广”,仁及鸟兽草木为大孝

六十三、曾子论“归全之孝”

六十四、生当惜缘,“三顺”自为积福之道

六十五、人间三大:“人道政为大,爱人礼为大,

礼以敬为大”

六十六、君子成其名即成父母之名

六十七、孔子论“天道有四”与人生成功四道

六十八、孔子论“野”“给”“逆”三违礼与“藤本人”

六十九、君子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可参天地

七十、君子择职:辞富贵而就贫贱,不使“人浮于食”

七十一、君子不记父母之过而须记父行子效的原谷

七十二、何谓“执其两端”;什么是“高明”“正确”

七十三、道不远人:村夫愚妇自有圣人所不知不能处

七十四、君子所当奉行与禁忌的职场五事

七十五、大德者必得位、禄、名、寿;人爵怎如自得天爵

七十六、射如君子之道失鹄责己;远始于近高起自低

七十七、栽培倾覆:世界没有心,

抱怨干旱何如把自己变成雨

七十八、人道敏政地道敏树;治学当耻蒲卢螟蛉之误

七十九、天地之道:以至诚不二而达博厚高明悠久

八十、天地不已而终至无穷,人能不已则必成其大

八十一、天地因“并”而广,做人有“容”乃大

八十二、君子“三不失”自得威信服人

八十三、君子慎祸远耻庄敬日强;小人因无知无耻而无畏

八十四、君子不以己长病人短,不以人所不能而辱人

八十五、政治家要考虑人民的酒量,而不以己定法律人

八十六、无愧于人者自无所畏于天

八十七、君子知处情处厚处贤必受人敬尊

八十八、被人“敬而远之”者非鬼即神

八十九、君子进退之礼:“三让”而进,一辞而别

九十、菩萨惧因,众生畏果;君子言虑终而行察弊

九十一、梧桐为母所杖,竹杖为守父忧

九十二、鸟兽伤其类哀不忍去,人哀其亲亡至死无穷期

九十三、人不困于贫富贵贱君长府衙者可称为“儒”

九十四、“絜矩之道”:善与人同,

自己讨厌的不用来对待他人

九十五、与人不慢不争自无暴祸临门

九十六、“好男儿志在四方”与生之射礼

九十七、君子不怨不争,其争也不失君子风度

九十八、君子贵玉贱珉,人无玉质也别作石头

九十九、礼之大体:法天地顺人情

一〇〇、礼之“三”何其如此之多;

人何以得与天地并立为三

鸣谢

序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余年,而我们党则在本世纪初叶提出了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显然是其来有自。

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新中国的蔚然兴起,曾经那样地风靡于上个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改革开放中讲过,当年“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实践中,同步兴起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成长道路,却是一波四折。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先是与共和国一道遭受了十年“文革”的毁灭性浩劫;接着便是全党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进程中,欧风美雨“里出外进”的浸洗濡染;再接着便是西方“和平演变”在东欧得手的强烈震荡与冲击;接着便是市场经济中那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搅动着、嬗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至少在国民中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多层次化,传统美德的弱化,社会道德文明水准的退化,光荣革命传统的淡化,这也许正是中央在本世纪初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变”,怎么“化”,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却不能不说,中华民族真的很强大,很值得骄傲。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堪称世界文化之源的“五大文明古国”,其他四大古国文明都已被历史淘汰灭亡,只有中国成了唯一的延续存在。近现代即使那般的积贫积弱,西方列强瓜分豆剖弱肉强食,想亡我中华都不可能,就连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都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而且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且跨过整整一个历史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几十年不遗余力地对新中国百般围剿,“冷战”“热战”“和平演变”手段用尽,连如此强大的前苏联乃至整个苏东阵营都被瓦解了,而社会主义的旗帜仍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而且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真的是太强大了。几十年来的瞩目成就,竟然令西方发出了“中国威胁论”。你管他别有用心也好,言过其实也好,总比让别人说我们是“瓷器”、是“东亚病夫”好吧?1840年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尽受别人的欺负、“威胁”了,我们也能让那些昔日列强有点“威胁感”,又有什么不好?更何况这是他们自己说的啊!我们并没吹嘘,也没有去做。几千年来我们侵略过谁呢? “反战”,“非攻”,“兼相爱,交相利”,中国古有墨子,近有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这也是中华民族所固有传统美德的延续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吧?几十年来尽管中国如此繁荣兴旺,但从邓小平生前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哪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国之忧患。忧在何处,患在何处呢?

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末发生的“六·四”之后,曾经在半年的时间内四次提到: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在“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 “对人民的教育不够”,足见他的痛心疾首。而且他在晚年又提到了“国格”与“人格”的问题。他讲道:“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只有中国独具的道德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原始戏剧中各不同角色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内含如下的成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国人民近现代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几十年光荣革命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中国梦”远大目标相适应的时代精神。由这些内涵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干什么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化人”、“育人”,把它再具体化一下,无非是打造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格、人格。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思想道德层面上,也只有在人的身上才能体现,所以,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策划了《中国人格读库》这样一套大型系列选题。

本套书承蒙全国少工委、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三家共同主办推广,并积极提供书稿。难得高占祥老前辈热情出任该套书的编委主任,且高占祥同志不辞屈就而加盟主创作者队伍。一些大学、中学教师与青年作者也积极加盟此套书的编写。该选题被国家广电出版总局列为2014年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选题,在此一并鸣谢。

希望本套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与作家对不足之处批评教正,多提宝贵建议与指导意见。

谨以此代出版前言并序。

内容推荐

高占祥主编周殿富选注的《礼记论君子礼敬人生/中国人格读库》是一部以《礼记》读书札记形式来谈生命伦理与人生哲学的大众通俗读物。本书紧紧围绕《礼记》中梢关人学这一主题。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紧密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实际,用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讲解。而且大量引用了民间的、西方的哲理谚言与历史故事,与原文交叉讲述,令人读来饶有兴味而毫不觉枯燥。

编辑推荐

这本高占祥主编周殿富选注的《礼记论君子礼敬人生/中国人格读库》并不是一部“真诚的书”,但一定会“对你有用”。而且是一部比“颜如玉”、“黄金屋”部有价值,值得任何一个有志青年为其“浪费”任何时间的书。因为本书为大家选读的是阐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礼记》中有关人生的百篇精华。尽管做古文普及的事常常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但《礼记》值得做。其中有《礼记》注我,也有我注《礼记》,但皆不离前人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礼记论君子礼敬人生/中国人格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殿富选注直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5687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5236043
中图分类号 K892.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7: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