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态振兴:建设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内容
编辑推荐

1.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读物

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基层党政机关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实用指南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深层次、全方位围绕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这一关键,加快构建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体系,提出了乡村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体制机制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激发乡村人才活力、鼓励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3.本书内容丰富全面,语言通俗易懂,设有知识链接、典型案例、专家观点、延伸阅读、深度思考等特色板块,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本书装帧精美,采用特种纸双色印刷。

作者简介

渠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城市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邵波,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5部,荣获省级多个奖项。

内容简介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村容村貌等方面,对乡村生态“振兴什么”“谁来振兴”“如何振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和解答,为基层党政机关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供了具体指导,是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参考读物。

目录

前 言

第 一 章

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一、加大乡村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 002

二、持续推进乡村生态修复治理 / 006

三、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 / 012

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016

五、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质量提升 / 020

第二章

积极推进农业循环化发展

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 030

二、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 034

三、推进农副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 038

四、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042

五、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 / 048

第三章

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一、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 054

二、开展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 057

三、开展农业生产化肥减量行动 / 064

四、开展农业生产农药减量行动 / 066

五、开展农业白色污染综合防治 / 069

第四章

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 074

二、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治理 / 078

三、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 082

四、加强农村生活空气污染防治 / 087

五、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 088

第五章

建设农村生态聚落体系

一、构建乡村聚落体系 / 094

二、打造乡村聚落景观 / 098

三、优化乡村“三生”空间 / 102

四、促进城乡绿色融合 / 105

第六章

持续改善村容村貌

一、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112

二、实施“美丽村居”建设 / 126

三、挖掘特色乡村风貌 / 132

第七章

推动实现生态资源价值

一、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 144

二、发挥自然资源的多重效益 / 154

三、打造保护性开发精品模式 / 164

第八章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一、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 / 176

二、加快完善重点领域生态补偿 / 184

三、加快推进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 192

四、完善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 / 203

第九章

健全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 / 213

二、创新多元化融资共建渠道 / 215

三、广泛动员全体农民主动参与 / 219

后 记 / 225

前言/序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一、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无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是“良好生态环境是zui普惠的民生福祉”,还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都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和生态环境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和同构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有机关系、共生关系。“人”和“山水林田湖草”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由人类和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以及其所在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生命共同体有过精彩阐释,“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人因自然而生,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对自然的伤害zui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因此,人与自然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的环境权利既不能游离于人体之外,又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必须依托于人与自然共同存在。而生存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命共同体建设的基本问题,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才能稳固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基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华传统古老生态哲学智慧的继承和发扬。《荀子·天论》中有言:“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等主张,本质就是将天、地、人作为和谐的整体来看待,强调在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人类开发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对待生态问题和谐平衡的思想,正是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在新时代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和发展这一方略,就是要在尊重人与自然有机联系、协同进化的前提下,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方略概括和提升了绿色发展的意蕴和境界。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态振兴:建设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渠涛 邵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221051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80000.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0.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