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词学文献东传与日藏词籍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东传日本词学文献与日藏词籍为研究对象。上编概述日本词学文献的总体风貌,叙述词学文献东传的途径与历程,价值与影响。下编分别考述《词律》、《南词》、《汲古阁未刻词》、王国维旧藏词籍以及胡适《词选》。这些词籍或对日本词坛有深远影响,或本身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或对研究递藏者有参照意义,或在词的外译目前有特殊地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东传词学文献的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刘宏辉,1986年生,江西赣州人。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赴日本立命馆大学联合培养(2015.9-2016.9)。现为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域外词学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上编 章 日本词学文献概论 节 日本词学文献的构成 第二节 “汉字文化圈”视野下的日本填词与词论 第二章 词学文献东传的途径与价值 节 词学文献东传日本的途径 第二节 东传日本词学文献的价值 第三章 词学文献东传的历程及其特征 节 文献典籍东传的附属品(平安时代至五山时期) 第二节 作为贸易商品的词学文献(江户时代) 第三节 以专家为主体的词学文献东传阶段(明治以降) 第四章 东传词学文献的接受与影响 节 词学文献东传与日本填词、词学观念发展之关系 第二节 中国词学影响之个案:神田喜一郎词学研究 下编 第五章 万树《词律》的东传与影响 节 《词律》东传时代的日本词坛 第二节 《词律》与田能村竹田《填词图谱》 第三节 森川竹磎的《词律大成》 第六章 “大仓文库”《南词》详考 节 《南词》的东传与基本情况 第二节 吴昌绶与《南词》的关系 第三节 董康与《南词》的校勘 第四节 《南词》的校勘价值 第五节 《南词》与两种词集丛编之关系 第六节 《南词》本《元草堂诗余》考述 第七节 《南词》本《乐府补题》考论 第七章 “大仓文库”《汲古阁未刻词》考论 节 《汲古阁未刻词》东传日本前的传抄情况 第二节 “大仓文库”《汲古阁未刻词》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大仓文库”《汲古阁未刻词》的校勘及其价值 第八章 日本所藏王国维旧藏词学文献考论 节 王国维旧藏词学文献东传日本始末 第二节 东洋文库本刘履芬《鸥梦词》考论 第九章 胡适《词选》的日译与回响 节 白话词运动的提出 第二节 从日译看白话词的特质 第三节 对《词选》英语选译本《风信:宋代的诗词歌谣选译》的日语转译:小林健志的《宋代的抒情诗词》 第四节 白话词运动在日本的回响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词学文献东传与日藏词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宏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650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6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6 |
CIP核字 | 2020083458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