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自由撰稿人,摄影师。
| 图书 | 陇关道(精)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胡成,自由撰稿人,摄影师。 目录 西安 001 扶风 039 陇州 083 固关 123 秦州 151 巩昌 201 临洮 243 内容简介 陇关道,陕西关中西越陇山以达甘肃陇东的千年古道,因汉置陇关于陇山而得名。由汉而唐,无数出塞的商旅、戍边的士卒,以至取经的和尚、联姻的公主,皆走此道西去,西去他们未卜的前途。 十余年间,作者亦步亦趋他们的足迹,数次行走陇关道,往返边塞与田原。陇山依旧,陇山左右的百姓依旧劳作生息,久远的汉唐却成追忆,甚至孑遗的明清也渐消失。作者愿其得存于世,于是游历山川之余,寻访碑碣简籍,钩沉前尘旧事,西安的金胜寺、扶风的城隍庙、陇县的开元塔、天水的周公祠、陇西的威远楼、临洮的哥舒碑,以及那里或有或无的故人。 他们同付作者笔墨,他们共存作者此书,“以志岁月云”。 编辑推荐 独特性:述及陕甘历史,大多关注秦汉隋唐。晚近陕甘衰落,交通闭塞,文化凋敝,鲜为外人所知。然而如今陕甘城市格局、族群分布,却又多因晚近历史而形成。作者以陇关古道为纲,留意晚近陕甘史事遗存,印证历史之于现实的塑造,索隐现实之于历史的遮蔽。 史料性:晚近陕甘史料零落,尤以甘肃为甚。碑碣简籍,或零散田野,或尘封各处,难于寻访,艰于得见。作者十余年搜求、抄录整理,见于本书者多有罕见金石、孤本稿抄,极具价值。 故事性:作者数次行走陇关古道,亲历风物人事变迁,得识许多旧雨新知。作者以颇具特色的文风,近乎白描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既有冰冷历史的鲜活细节,也有见微知著的世事变迁。 内容推荐 陇关道东起陕西西安, 经渭河平原后穿越陇山, 西去河西走廊、玉门关、敦煌, 连接西域和中亚地区, 是汉唐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之一。最晚在汉代, 陇关道即已开通,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功能。本书稿是作者游历陕西、甘肃地区陇关道的行纪, 由陇坂道上西安、扶风、陇州、固关、秦州、巩昌和临洮七个重要城市串联而起, 内容涉及地理、历史、文化等。书稿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 二是大量史料发掘与使用史料尤其是碑碣墓志、地方州志县志; 三是作者文风颇具特色, 沉郁含蓄之中饱含深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陇关道(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8775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9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10 | 
| CIP核字 | 2020124480 | 
| 中图分类号 | K928.7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