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中国文学简史 |
| 内容 | 商品详情
精彩书摘 最古的记载,可靠者很少。所谓邃古的书:“三坟、五典、八索、九邱”之类,当然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即《尚书》里的文章,像《尧典》《禹贡》之类,也不会是尧、禹时代的真实的著作。又像《甘誓》之类,就其性质及文体上说来,比较的有成为最早的记载的可能性,唯也颇为后人所怀疑;至少是曾经过后人的若干次的改写与润饰的。今日所能承认为中国文学史的邃古的一章的开始的“文书”,恐怕最可靠的,只有被发掘出的埋藏在地下甲骨刻辞和钟鼎彝器的记载了。有刻辞的甲与骨,最早的发现在光绪二十六年。福山王懿荣首先得到。丹徒刘鹗又从王氏购得之;这使他异常的注意,更继续地去收集,共得到五千余片,选千片付诸石印,名曰《铁云藏龟》(公元1903年出版)。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大骚动。有斥之为伪者,但也有知道其真价的。上虞罗振玉于宣统间继刘氏之业,所获益多。“民国”十七年,上级派人到殷墟进行正式发掘的工作,所得重要的东西不少。商代的文化,自此为我们所知。但这些甲骨刻辞记载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在同一个地点发现了那么许多的甲骨刻辞呢?其消息和拉耶(Layard)在尼尼微古城发现了整个楔形泥板书的图书馆是可列在同类的吧。 内容推荐 本书是郑振铎于1932年出版的, 原书名《插图版中国文学史》。全书分为三篇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以及近代文学, 共六十四章, 讲述了中国文学的起源发展。全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眼界宽阔, 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是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入门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学简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振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8174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701页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82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8-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8-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23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