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元明朱子学的递嬗--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程朱理学经典《四书五经性理大全》构成了明代思想的底色,亦承载着宋元明朱子学递嬗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职责。本书深入明人文集、方志和理学著述,系统论述《大全》的编纂过程及实际影响,以见十四、十五世纪的政治文化、学术思想与士人个体的互动关系,进而呈现元明朱子学的传承、流衍及自我更新的过程。以《大全》为切入点,实可检讨并重估明代思想史的应有价值。明代士人旨在完善和修订《大全》的经世行动,构成了与阳明学兴起并行的思想史脉络,又与土木之后出现的“经世之学”共同构成了十五世纪思想史更加完整图像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朱冶,河南南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香港孔子学院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兼任协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元明清思想文化史、历史文献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与元明儒学传承研究”等课题。在《史林》《史学史研究》《安徽史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绪论1 一、元代朱子学研究2 二、明代中前期的思想、政治与文化7 章 多元并竞:元代南方朱子学的地域流传18 节 嫡传与正学:金华朱子学的自任19 一、"金华四先生"的确立20 二、师友渊源与学术传统23 三、金华理学在元廷的推广28 四、"独得其宗"的自认与推重34 第二节 道统与自得:崇仁之学的面向39 一、吴澄的学术面向与道学承创40 二、虞集的理学身份与学问归趋49 三、崇仁与金华:谁是正学?56 第三节 羽翼与开新:新安理学的求索64 一、新安理学的多重特色65 二、汪克宽的挫折与执着80 三、元末新安理学的反思与救弊88 第二章 君师治教:明初帝王的理学敕撰书106 节 学以辅政:太祖《书传会选》的编纂及用意107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元明朱子学的递嬗--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冶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1354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0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32 |
| CIP核字 | 2019219606 |
| 中图分类号 | B244.05,B248.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