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中篇小说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中篇小说卷)》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最值得阅读的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内容推荐

吴义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中篇小说卷)》选取了2015年优秀中篇小说八篇,包括姚鄂梅、普玄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

目录

文珍 乌鸦

陈中华 大本营

普玄 晒太阳的灰鼠

刘建东 阅读与欣赏

鲁敏 三人二足

石一枫 地球之眼

姚鄂梅 傍晚的尖叫

张忌 女士们

试读章节

47号是另一只和她差不多蠢的公乌鸦,身体也很好,块儿也挺大。

24号娇羞地说:去年我已经和47号生过一窝了。鸟视都说了,老找同一只公鸟生蛋不好,这样生出来的都是兄弟姐妹,不利于下一代自由择偶,弄不好就是同父同母,多不健康。

健康健康健康。她的养生理论还真多。说真的,我觉得和这只蠢母鸟多说一句话都是侮辱我的智商,干脆别过头去,把头埋在羽毛里,一声不吭地装睡。

24号却以为我被说动了心,又羞又喜,在树枝上一点点挪过来,用喙仔细替我理胸口一撮弄乱了的杂毛。她的嘴巴刚靠近我,我就暴跳起来:滚开!你这个想生蛋想疯了的蠢母鸟!

她吓了一跳,弹身跳起,在空气中对我狠狠撇了一下喙:神气什么神气什么?你别忘了你和我一样,也不过是只人人不待见的乌老鸦!谁见了都得吐口唾沫说晦气!

她飞远了,这句伤人的话却还停留在我耳边。我睁大眼睛,呆呆地看着树下,眼睛都湿了。是的,24号说得对,也许真正走火入魔的,是我。我是,只痴心妄想的蠢鸟,而且是只人人不待见的乌鸦,却妄想过人类的生活,这不是愚不可及是什么?

他们说:见到乌鸦就意味着这一整天都是坏运气。所以我就像个大号的坏运气,每天都在园子的上空飞来飞去。没人愿意多看我一眼。尤其是那些可爱的姑娘,她们怕我。

怕我。

眼眶里一直强忍着的泪水终于掉下来了。那个黄昏,我躲在我的柿子树公寓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为了我先天被判定有罪的身份,为了我对人类无望的恋慕和爱隋。

那是秋天的一个早上,我走出我的公寓,站在作为露台的一根长长的柿子枝上,一滴清晨的露水悄悄从上面的叶子上落下来,打湿了我的尾羽。洁净,微妙,轻盈。我回身啄着那滴水,顺势好好洗了个脸,神清气爽。

这时我听见一个声音说:南先生你好!

我看见麻雀大胖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走了过来,也许它偷偷地蛰伏在树叶丛中好久了。它真的很胖,整个身体都呈现一种圆肿形。我正在梳洗打扮呢,被这胖子冷不丁吓了一跳。

干吗这么鬼鬼祟祟的?我问。

南先生,是这样的。大胖叽叽喳喳地说。那与身材不相匹配的细嗓门一听就让人头疼。它说:眼看秋天就要到了,每个秋天都是我们鸟族贴膘的大好时节,如果不抓紧时间在秋天多长几两,那么接下来的冬天能不能过去就成了大问题。可这个学校的资源越来越贫瘠,砍了好多树不说,还四处洒药,能吃进嘴的虫越来越少,以前还能偶尔偷点流浪猫的残羹,但是最近接连发生了几起流浪猫扑杀麻雀、喜鹊的惨剧,所以猫食盆附近也成了禁地。而且越来越多的猫下了崽,整个学校到处都是猫的天下,即使我们不惹它们,它们也很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食物匮乏的秋冬拿我们填肚子,所以……

所以什么?对于它的抱怨我有点听不入耳,因为一般猫不敢惹我们乌鸦。所以我说道,这也太危言耸听了吧?

我们麻雀族和喜鹊族商量过了,必须得商量出一个办法来,和乌鸦家族也都说了,24号说你住得离它们远怕通知不到,要我特意过来告诉你一声:明天下午三点半,就在英东会议中心后面的一片空地上,咱们三大家族一起开个碰头会。

就三家?啄木鸟、猫头鹰、布谷它们呢?

毕竟我们三大家族是园子里乃至附近这带势力最为庞大的鸟族了,其他啄木鸟啊文鸟啊布谷之类的数量都太少,用不着投票,到时候有了结果通知它们就成。

虽然听上去和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我本质上就讨厌这种不民主的行为:大家都是鸟嘛,干吗厚此薄彼,不和它们一起商量?这个园子是属于所有鸟的,大家的。我本来就懒得开会,现在这种鬼鬼祟祟的商量方式更让我生不出好感来。我说:你们爱商量就商量去,商量好了通知我一声就成。

大胖叽叽叽地说:你真不去?真不去?

真不去。我无比肯定地说。我今天还很忙,明天也很忙,后天很忙,大后天也忙……哎呀,今天还有一节唐诗讲读呢,我得走了。

P8-P9

序言

当今时代,对经典的追怀和崇拜正在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精神行为,人们幻想着通过对经典的回忆与抚摸来抵抗日益世俗和商业化的物质潮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经典作为人类文学史和文明史的基石与本源,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阐扬;另一方面,经典的神圣化与神秘化又构成了对于当下文学不自觉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说,如何面对和正确理解“经典”,正是当代中国文学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经典呢?就人类的文学史而言,“经典”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伟大、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的指称。但是,经典又是无法科学检验的主观性、相对性概念。经典并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认同的作品的代名词。人类文学史上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欢、没有缺点的所谓“经典”。那些把“经典”神圣化、神秘化、绝对化、乌托邦化的做法,其实只是拒绝当下文学的一种借口。通常意义上,经典常常是后代“追认”的,它意味着后人对前代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经典的标准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历史、艺术、美学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命名“经典”的原因或标准。但是,“经典”的这种产生方式又极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觉,即“经典”仿佛总是过去时、历时态的,它好像与当代没有什么关系,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然而,后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吗?我当然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时间会把许多污垢和灰尘荡涤干净,相信时间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盖的真相,但我怀疑,时间同时也会使文学的现场感和鲜活性受到磨损与侵蚀,甚至时间本身也难逃意识形态的污染。我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考古”式的阐释会比我们亲历的“经验”更可靠,也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文学的理解会比我们亲历者更准确。我觉得,一部被后代命名为

“经典”的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也一定会是被认可为“经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当代默默无闻的作品在后代会被“考古”挖掘为“经典”。也许有人会举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的例子,但我要说的是,他们的文学价值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早已被认可了,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的文学史不允许谈及他们罢了。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事实上,正是出于这种对“经典”的认识,我才决定策划和出版这套书的,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实同步地再现21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充分展现21世纪中国文学的业绩,并真正把“经典”由“过去时”还原为“现在进行时”,切实地为21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时下各种版本的“小说选”或“小说排行榜”不同,我们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说”之类的字眼,而是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使用了“经典”这个范畴。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作家都首先应该有追求“经典”、成为“经典”的勇气。我承认,我们的选择标准难免个人化、主观化的局限,也不认为我们所选择的“经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们的审美判断和“经典”命名会得到所有入的认同,而由于阅读视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遗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们至少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对美和艺术是虔诚的,我们是忠实于我们对艺术和美的感觉与判断的,我们对“经典”的择取是把审美和艺术放在第一位的。说到底,“经典”是主观的,“经典”的确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典”的价值是逐步呈现的,对于一部经典作品来说,它的当代认可、当代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这种认可和评价也许有偏颇,但是没有这种认可和评价,它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围而出,它就会永久地被埋没。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当代任何一部能够被阅读、谈论的文本都是幸运的,这是它变成“经典”的必要冼礼和必然路径,本套书所提供的同样是这种路径,我们所选的作品就是我们所认可的“经典”,它们完全可以毫无愧色地进入“经典”的殿堂,接受当代人或者后来者的批评或朝拜。

感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对我的经典观的认同以及对于这套书的大力支持,感谢让这个文学工程可以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这个平台美丽绽放。我们的编选仍将坚持个人的纯文学标准,而为了更好地阐析我们的“经典观”,我们每本书将由一个青年学者对每一篇入选小说进行精短点评,希望此举能有助于读者朋友对本丛书的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中篇小说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吴义勤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16606
开本 16开
页数 4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2016037876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5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