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
内容
试读章节

爸爸的黄羊

我不知道没有了动物的山梁还是不是我的故乡

——作者题记

我之所以要到依麻木来是因为父亲说:他可以带我打到黄羊。

大片的白杨树窜得比天还高,比我在城里见到的白杨树高多了。而且有河,那水是真正的水,闪着金子一样的光彩从土里从眼前的沙石中长出来。河两岸趁势长了好多的青草,疯了一样紧紧地贴着泥长,生怕被河带走又怕不能把这所有的水都霸占了。野鸭子停在河中心的一片小岛上,成群结队,像是秃子头上的疮。褐色的野鸭总是引诱我们用石头丢它,它们时不时会被我奋力摔出的石子惊得飞起来又落下。

“为什么不打几只那东西呢?”

“那家伙的肉太酸了,恁难吃恁难吃的。”

“那你带我打的黄羊肉好吃吗?”

“那肉可好吃了,比什么肉都好吃。”

“你吃过吗?”说完就抬头看看父亲,几绺头发耷拉在他的额头,父亲的头发总是这么湿漉漉的。父亲刚才从河里走出来,他看了看他昨天晚上放下去的钓钩现在钓上了鱼没有。那些鱼张狂得很,有时候把整个鱼线都扯断了,把钓钩咽到肚子里走。给人玩呢。那是最气人的了。

“日他个妈的——又让那龟儿子跑球掉了,下次我要把鱼绳弄得结实一点。好几回了,都让这鱼跑了。”

“你怎么知道是一条鱼干的。”

“我知道是一条鱼,那家伙太狡猾了。每天都要来惹我一下,把钓钩咬断或者就带着钓钩跑了。不是它,老子早就钓到很多鱼了。”

“爸——他是不是鱼头呀。许多动物都有头,他们的头很狡猾,也很厉害。”

“可能吧——那这鱼头看样子都成精了。”

依麻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在山上我可以发现依麻木其实就在一片的戈壁深处,戈壁滩上的顽石滔滔不断地包围着它,那些个老石头从远看像千军万马,像长着翅膀的马,在大风里往这边来了。好在有这么多的比天还高的窜天杨死死地守在依麻木的外面,马突然停了,他们的脚在窜天杨的威势下放慢了速度,风速也就减下来,却因为惯性的力量将整个杨树林吹得仰天直嘶。在杨树林的里面,父亲弯下腰,不住地将从潮湿的水草里爬出的小癞蛤蟆装进随身的玻璃瓶,那么多不知死活的癞蛤蟆刚刚做完蝌蚪的梦,我还能看见他们从水凹里拖着蝌蚪的残迹往上爬,那低低的浅浅的坑几乎成了一坐高崖,它们奋力爬上来就进了父亲的手里就进了玻璃瓶。我用手碰碰,湿糊糊的,怎么身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就缩了手蹲在一边看。

“快点动手抓,抓了这些东西晚上咱们回来以后就可以把他们装到钓钩上了。鱼好吃它们。”  “那鱼吃了身上会传染疙瘩吧。真恶心。”

“快抓,这东西其实很干净,现在它们刚刚从蝌蚪里来,还不脏呢。就像刚刚从蛋壳里出来的小鸡仔。”

就看见那无数从水坑里往外爬的家伙们冲着我笑。那眼睛天真地看着,那些青草那些暖暖的沙地一定吸引了它们。然后它们看见我就冲我来了,因为它们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东西,它们想大树下面好乘凉。于是,比我拇指还小的家伙们就进入了我的大拇指和食指的交错中,那接触的一刹吃惊的不是它们而是我,我的鸡皮疙瘩在我轻轻的拿捏中排山倒海地来了。

“还是打黄羊吧,晚了咱们就打不上了。”

“不着急,那家伙不是咱们说打就打得上的,它跑得快着呢。咱们要碰运气,守在它的家门口才行。”

骑在马上过来的是阿依夏姆,这姑娘老爱骑着马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父亲朝她喊了话,她也回了话就是不过来。她骑一匹白色的马。女孩子就是喜欢白色就是喜欢白马。白马肯定也喜欢让女孩子骑。干净而且安静。绿草在杨树林里,阿依夏姆就在杨树林和绿草里穿行。

就像在这片土地上飘,那整个依麻木小镇就是她自己的船。她肯定看见我和父亲向林子外面去了。

我们走到了林子外面就碰见了那停驻的千军万马,那漫漫的黄沙和石头其势汹汹。父亲这时候把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看见阳光刺眼地照着我们,我们的影子很矮小。我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我们从心里成了一两只可笑的蚂蚁。试探性地往前走,试探性地从嘴里哼出歌。

P3-5

作者简介
马知遥,70后诗人、评论家。文学博士,建筑学博士后。天津大学靠前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理论、当代艺术批评。业余从事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作品见于《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散文海外版》《人大复印资料·当代文萃》《杂文选刊》等各大报刊杂志约400万字。
后记

这是我的第二本随笔集,尽管在近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写下了大量的随笔。通过阅读这本书,大家基本上可以通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活动和成长,看到他从一个多梦少年长大到成年的漫长历程。他可能放弃了过去的梦想,从天空逐渐落在地面,开始和土地亲近,开始注意了柴米油盐,他的历程可能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而他的世俗化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人总是要梦醒的,只要不忘初心就好。

我们无法总是活在梦中,我们需要开始认识世界的复杂,认识到诸多不可能的现实,认识到我们需要健康而且有尊严的生活,这都需要从生活中获得营养。

这本书可以和我的学术著作作互文观看。认识一个人,基本上可以断定他的哲学思想,他对世界和文化的认识,一个学者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怀,是很难获得高贵的境界的。而境界是不论地位高低的。有时候我们从一个民间艺人那里获得的领悟,远多于一个道貌岸然的权贵,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马知遥于天津听雨斋

2016年7月

目录

自序

童年的色调

 爸爸的黄羊

 白色鸟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让童年回忆

 想象一匹马

离别和他乡

 阿克苏(之一)

 回家

 冥想:疲惫时刻的那些感动

 我想有一天我们会飞

 命运:那些若有若无的琴音

 长途车、戈壁滩和家

心理治疗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

 白杨的故乡

 一大碗拉面

 陌生的星空

 乌鸦

 美丽的伤口

 玉米在成长

 可怕的拒绝

 人间的灯火

漂泊者

 在济南

 游牧城市

 平原上的城市

 海边那座城

 高山仰止中的校园

 过节

 呼吸和触摸那些进行的脚步

 激情而快乐的时刻

 户口

 北京

 铁轨……方便面

艺术和生活

 流亡的人:但丁

 为梦找一个家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我和她的小故事

 乡愁的明月

 报童

 子欲养而亲将逝

 游走在婚恋中的女人们

 眼:被岁月打磨的铜镜

 感觉中的青岛

 健身之思

 漂泊者手记

 去看别人的女人

 让我们快乐地伸伸腰吧

 双赢的智慧

 无言

 假日旅游常用名词词典

 字条集(选章)

 球友记

游历 阅读 田野

 孔范今:点点滴滴,师恩难忘

 刘铁梁:传道授业,铁汉赤心

 民俗学者剪影

 南行记

 山东荣成院夼村田野手记

 阿克苏(之二)

 阿合奇

 清明寒食节、五月端午的清官崇拜

 三大“鬼节”的人文情怀

 七夕拜月和女儿讨巧

 财神崇拜

后记

序言

这是一本持续了二十年的随笔,这二十年间文学梦一直未断过。

尽管其间我从事着很多与文学无关的工作。

文字多写在深夜时。那时才感到自己和文字相亲相爱。所以,这里有童年,有小城阿克苏,有幻想的“白色鸟”,有我西部的理想。而我终究从那里走出,从戈壁深处,那个小小的城子。漂泊的主题一度成为深夜不眠的元凶,从西到南,从南到东。从阿克苏到西安,从西安到喀什,从喀什到深圳到石狮,从石狮到淄博到济南,我在中国的版图上转了一个大大的圈。我在画地图,我也在找自己。

我心有万丈,却往往彷徨。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新鲜的事物新奇的世界引发着一片浮躁的气息。我们被牵引,被拉拢,被舍弃,然而内心却固执坚守着:做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一位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大师。

时光是最好的裁判。当二十余年过去,我已步入中年,当年的梦想似乎还遥不可及,内心却开始平和。

不是对失败的认可,而是追求之后的慰藉。在一个个北方的寒夜里,在一个个简单而艰苦的日子里,文学从未离弃。你学会和她交朋友,并认为她可以疗伤。你在创作中找到快乐,也将快乐传达给需要的人。

你更接近一个学习思想的人。文字的华彩消失,更喜于单纯,明白地表达。你甚至学会了祈祷。当需要安抚内心的时候。学会了将曾经获得的美好继续传递。

你是一个善于跨界的人。从文学中的诗歌到小说;从民俗中寻找艺术之趣;从家族的历史里亲近人类学的内核。从那个遥远处走来的野孩子,那个流鼻涕爱哭的小男人,终于拥有了坚强的内心。

二十年后拿出一本随笔,点滴记录下一个缩影或一个侧面。而更多的是试图以一部个人生活史为一个时代的历史汇入一丝亮光。个人史本质上就是时代史、族群史。

2016年7月26日凌晨

内容推荐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是一部原创抒情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马知遥近年所著的各类抒情散文,分别涉及乡情、爱情、人与自然、童年记忆、文明与乡愁、爱心、哲思、亲情等主题。全书的唯美风格和书卷气息,在当今的学者散文里具有独特的韵味。

编辑推荐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是作者马知遥的第二本随笔集。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通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活动和成长,看到作者从一个多梦少年长大到成年的漫长历程。他可能放弃了过去的梦想,从天空逐渐落在地面,开始和土地亲近,开始注意了柴米油盐,他的历程可能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而他的世俗化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知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303168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16-11
首版时间 2016-11
印刷时间 2016-1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16
CIP核字 201627511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19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