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雨中的阳光/储福金女性长篇小说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细雨中的阳光》描写的是,在南方的一个县文化馆的临时文艺宣传队里发生的爱与被爱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我”姚欣是一个“漂游”到小城的“给演员出队做道具”、“试着给演出提供脚本”的被演员称之为“老师”的青年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电视还没普及,就是在大城市,有电视机的人家也是极少的”年代(或者“人民公社”即将改制为“乡镇”的年代,即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跨度大约4年的时间。
目录
《细雨中的阳光》无目录
序言
追寻与自我(代序)
创作是个人的艺术表现。
这道理简单,便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我坐在写字台前,我想在作品中表现出“我”来,这
个“我”应该是独特的,应该是有别于其他作家的。
然而,我们写出的作品却往往是一个调子的,往往是
一种语境中的,往往是雷同的。
这是受外在的影响所致。写作总是要受外在影响的。
我们的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时代是千变万
化的时代。
还记得儿时生活的大城市,响着叮叮铃声的有轨电车
在街上穿行。铺着青石的小街小巷里,排列着青瓦的平房
与阁楼。多户人家合居在一个院落。夏日的夜晚,街巷两
边摆着竹凳与躺椅,坐着和躺着摇着蒲扇的人们。冬天的
夜晚,从玻璃窗看出去,高高的工厂烟囱梦魇般地耸立在
夜空中……
而今身居的大城市,无数座大厦高楼如同积木般堆立
着。街道上,汽车排着长长的队,有时很缓慢地移动着。
夜晚,五彩的霓虹灯跳闪着,夜空染着一片片的深玫瑰色
光晕。
中华民族已有几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的
血液中,积淀在我们的精神中,那是我们心灵的根脉。以
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深邃而广博;以唐诗宋词
元曲与明清小说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伟大而具有高度。
而我们走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一切与世界
接轨,西方的思想潮流、现代的文学潮流,裹挟着形形色
色的理论汹涌而来,变形、荒诞、魔幻……正合着现代人
内心的纷杂。
那么丰富的世界,那么丰富的文化遗产,那么丰富的
社会变化,如何不影响我们的创作?
而我的具体创作,如何将这外在的影响,艺术地表现
在一个文本之中?
文学创作的世界是宽广的,应该能供任何创作者走出
一条路来。然而你一旦走出去,便发现你要走的路前面总
有先行者,无数条路上有着无数的先行者。行走的“我”
迷失了,写出来的作品总有着别人的色彩,总有着别人的
形式,总有着别人的调子,总有着别人的思想。
似乎眼前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
前面的路,有的路是热闹的。热闹的路是大路,是人
走得多的路。每一段时期都有这样的路。正因为走的人多
,得到的赞叹和掌声也多,走的人也就走得兴高采烈,走
得手舞足蹈:没有寂寞,没有孤独,没有漂泊感,没有忍
受感。那是合乎时尚的路,那是合乎机缘的路。走上那一
条路是容易的,不用猜谜,不用选择;拣人多的地方去拥
,找声音大的地方去奔,寻眼光集中的地方去走。
在那条路上走,很难寻找到自我。一切是流行而时尚
的。
流行和时尚的根本是从别人那儿借来的,是和别人共
通的。
也许你一时走得很顺,但你会发现你行走的力量,乃
是借了别人的力量,而凭你自己的力量你寸步难行。你只
能安慰自己说,似乎没有人是全新的,似乎没有人能具有
绝对的自我,似乎所有人都在别人的阴影里。
其实文学作品只要是你写出来的,只要有你的生活,
只要有你的经验,就能算是你的。每一篇作品从某一点来
说,都是独特的,除了抄袭。而从另一点来说,每一种作
品,哪怕是再伟大的作品,也都有前人之迹可寻。然而,
独特和模仿还是可辨的。
只有你把自己的所悟所感都投入作品中,把你感悟的
一切都化入自我,你从模仿到绕开,从绕开到化解,你立
定你自己的中心,你心无旁骛,你视独创为根本,用你的
方式,注入你的经验,反映你的情感,表现你的思想,是
你对人生的认识,是你对人生的体悟,是你化生活内容归
于朴素、归于自然的形式。这形式不管是繁还是简,不管
是柔还是刚,不管是大还是小,不管是尖锐还是和缓,不
管是高歌还是低吟,有了这形式你才能有独特的自我。如
此说着是容易的,其实是多么难,你从许许多多条路中追
寻一条自己的路,也许只有大幸运者才能达到,才能显露
,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来。即便是卡夫卡,生前也对自己的
作品产生怀疑,直到去世后他那独特的作品才被人们接受
,并成为经典。这太艰难了,也太幸运了。
也许无数个作家中,只有一两个真正创新了;也许无
数创新的作家中,只有一两个才完全显现了自我;也许无
数个显现了自我的作品中,只有一两篇才得到了成功。
如何寻找到那个“我”?我自然会受各种影响,我是
一个各种影响塑造的我,我又如何表现出艺术的自我来?
艺术创作的一切都可以变化,手法、形式、主题、人
物、虚构、写实、语言,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随时而变。但
有一点最基本的是无法变的,那就是独特性,即独创性。
一旦模仿而共通,不管相通于多伟大的作家,不管相近于
多伟大的作品,不管披上了多么炫目的色彩,都摆脱不了
平庸。外来的资本能衍生出经济的繁荣,外来的制度能改
变社会的结构,但借来的艺术创作,不管别人如何赞叹和
拍掌,骨子里总含着嘲讽。
追寻自我的路是孤独的。
只能是孤独的。
站在孤独的路边,为孤独的行人赞叹和拍掌,本身的
心境也是孤独的,也需要耐得住寂寞,也需要耐得住热闹
的诱惑。
导语
小说通过“我”与临时宣传队的两个演员:“敲扬琴”的应玫、“大提琴”手万平萍以及“作家”铁敏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一段迷惘伤感的青春旅程,一份浓烈相思的激情演绎”的青春恋歌。爱情以及爱与被爱,一直是作家关注的问题和创作热线,又因为读者的浮躁并且带动了作家思维的粗俗,因此,这样的小说大多命运多舛:要么媚俗,要么堕落。
精彩页

去北方的行程,是临时定下来的。多少年来,我已习惯了流动的生活。人生便是一种流动吧。
身居南方多年的我,也已习惯把向北去的地方,都称为北方,就是长江以南的城市,也不例外。
城市街边的高楼正一座座往上矗,周围围着搭建的高层脚手架,堆着白灰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这几年看惯了的,仿佛长长的时间都凝定了。尽管接站的小伙子很健谈,一上车就说笑着,也是习惯了的导游笑话。
宾馆的厅楼显得高而宽大。从设在厅中的接待台拿了钥匙,走进房间,那熟悉的宾馆式格局便入眼来:两张单人床,是千篇一律的样式,由服务小姐把毯子与被单铺平了,下沿裹在席梦思底下。床头中间是一个有电路控制的茶几,上面有一部电话机。那边挂着长长的落地窗帘。地上铺着化纤地毯,铺满整个房间。一种长期旅行的感觉升起来,浮动着。
放下手提箱,便拨出一个电话号码。听话筒里接线员小姐轻柔的声音,使我突然想到了当时与我联系这次活动时那个女性的声音,那声音有一种说不清的婉转,在尾音上拖长了,微微地往上翘着,似乎是徐徐吐出的,却又似乎含着吸入的磁性。也许正是那声音引动了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打算。但刚才在接待台前的长腿姑娘,声音虽也有着女性味,却没能引出我的感觉来。
很快,服务员小姐送来了开水,她把水瓶放下,转身看我一眼,眼光投过来,带着了一点微笑,有着职业性的问询。我点点头,看着她转身出去的身影。房间里仿佛慢慢笼起了一点淡黑而寂静的雾色。我知道到吃晚饭前,活动的组织者会领着一群人,一个个房间串门,便会有许多热烈客套的寒暄。
第二天乘大巴士去参观,我看到了一位面貌姣好的姑娘,正在车前微笑地迎候着,我想这大概是电话联系的姑娘了。到上车时,她在车前自报了家门,她的声音也有着一点磁性,但没有那种让我产生感觉的婉转。我知道不是那个她。
当时竟忘了问她的名字,似乎她说了一个姓的,却又没记。姑娘走过我的身边,注意到我的眼神,带点询问的眼光微笑地看着我,我笑笑,把心中的那些念头丢开去。当然,我并不是为那个声音而来的,我也已经不是为一点感觉而长途跋涉的年龄了。
车开出去,也不知开了多长时间,我偶然回头看一下,看到车后排那个长腿姑娘正与到会的一个小伙子接吻,他们应该是昨天才认识的吧,吻得旁若无人,一车的人也都视而不见。车停在一个湖边小镇,大家下车,进了一个木结构的旧式建筑,没听清导游小姐说的是什么地方,我只是跟着。楼层很高,南方很少看到这样层高的建筑了。慢慢地随人流走进去,门口有着常见的旅游小卖部,里面是一个高大的殿堂。再往后走,那么高的殿堂也有一点暗蒙蒙的感觉,换了一个小镇的导游在作介绍,那声音却有着一点当地特有的婉转的尾音,我似乎嗅着了一点陈旧的熟悉气息。我肯定没有来过这里,却似乎有一种触动记忆的情景,气息和声音还有情景一点点地笼罩在心里,一种曾流逝而去的熟悉的感觉,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逼近过来,永远无法到达似的逼近过来,所有的感觉都似乎拖着一点尾音,长长的尾音,一直流向很远处……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雨中的阳光/储福金女性长篇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储福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66952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4
CIP核字 201913866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8
148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