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麦琪的礼物 |
| 内容 | 亮点展示
作者简介 欧·亨利(1862-1910),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有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很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内容简介 《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为了给丈夫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而丈夫却卖掉了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梳子。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情感却是无价的。 目录 等着的轿车 精彩书摘 《麦琪的礼物(名家名译)》: 这是3月里的一天。 作为故事的开始,这句话显得缺乏想象,过于平淡乏味,可以说是很糟糕,不过用在这里还是可以的。 因为下面这一段本来应该用在故事的开头,但是为了给读者一个思想准备,所以把不着边际、叫人摸不着头脑的这一段话先做一下小小的铺垫。 在餐桌旁,莎拉对着菜单伤心地哭着。 看到这里,你的头脑中会有这样的疑问:莎拉为什么哭呢?也许菜单上没有牡蛎?也许她答应过不吃冰淇淋了,而现在想吃?然而你猜的都不对,还是听我继续把故事讲下去吧! 有位先生把世界想象成一个大牡蛎,他要用刀把它剖开,此话一经发表,那位先生便声名鹊起。仔细想来,用刀剖开一个牡蛎并不难,可是用打字机打开世界的人,你看见过吗? 这个用打字机把世界打开一点儿的人就是莎拉,她的工作就是打字,她打字的速度不是很快,所以她不能胜任大办事处里的工作,一个人干会更好一些。 精彩书评 ★阅读好的翻译作品,使我又一次相信,和作品的交流旱在它被翻译过来之前就进行过,也许使用了语言,也许就在一个深夜,我的灵魂,或者作品的灵魂,骤然照耀过对方。 ——冯秋子 ★经典有足够的理由得到敬重,而非敬而远之。以平常心进入大师们的构造世界,调动我们的人生经验进行隐秘地交流,日常生活会在某些瞬间被反复照亮。 ——陈东捷 ★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抵御虚无和孤独。 ——宗仁发 ★眼前的世界是摇晃的,一去不返的,只有书里的世界是稳定的,可以看清楚的,并且是可以一次次重返的。文字或者图书,是我们栖息的精神家园。读书,读好书,就是进入美好的世界。 ——格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麦琪的礼物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欧·亨利(O.Henry)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83438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8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73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8-03-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