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艺的哲学基础 |
内容 | 内容推荐 提起夏目漱石,你会想到他的小说《我是猫》《枕草》《明暗》等。事实上,除了文学创作,夏目还潜心研究文学理论研究,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尝试和探索。夏目漱石对文学理论、文艺创作、文学的功能等有自己的理解,比如,他认为人生复杂难解,小说只能呈现其中的某一个侧面;他还指出文艺与社会道德之间关系密切,文艺绝不可能离开道德而独自繁荣等。本书选择了夏目漱石的五篇演讲稿,语言活泼风趣,读者犹如面对面聆听夏目漱石讲述他内心对文艺创作的认识和他始终坚持的准则。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2.9-1916.12.9),1867年生于日本江户。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毕业后,从事英文教职数年。1900年在政府安排下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回国后,曾在旧制第一高等学校(现纳入东京大学教养学部)、东京大学担任教职。 1905年发表小说《我是猫》获得广大好评。来年继续发表引人瞩目的作品,包括《少爷》与《草枕》。 1907年辞去东大教职,进入报社,专心从事小说创作,连续发表了《三四郎》《后来的事》《行人》以及《心》等在日本文学史上大放异彩的杰作。1916年在创作最后一部大作《明暗》的期间因胃溃疡恶化,不幸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活跃于日本从近代迈入现代的关键时期,夏目漱石不仅发表多篇文学创作,也在报纸、杂志大量撰写文艺评论,奠定日本现代文学之基础。日本近代文学馆亦肯认夏目漱石对于日本文坛发展的深远影响,如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等白桦派作家、津田青枫、岸田刘生。身处东亚文艺圈的鲁迅也深受夏目漱石的启发,足见其在世界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目录 导读 人生 文艺的哲学基础 文艺与英雄事迹 文艺与道德 模仿与独立 附录:从文学分类看漱石的文学观 导语 一本书带你了解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文艺观。 如何理解文学?如何创作文学?文学与人生、社会有何种关联?这些困扰着一代代读书人的问题,或许能从夏目漱石的思考里得到些许回答和启迪。 理想不在文章里,不在绘画里,而在人心里。与夏目漱石面对面,倾听他心中的文艺理想。 书评(媒体评论) 夏目漱石是明知文坛上 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 无与匹者。 ——鲁迅 夏目漱石既是艺术家, 又是思想家。 ——小宫丰隆 夏目漱石是每次写作都 会改变文体的古怪作家。然 后,所有都很有趣。 ——村上春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艺的哲学基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夏目漱石 |
译者 | 译者:杜星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61578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12 |
CIP核字 | 2020150017 |
中图分类号 | J0-02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85 |
宽 | 13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