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乡村现代演进
内容
内容推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通过内生发展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解答的是“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深刻把握国家战略的核心逻辑,而且需要面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乡村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长效机制,确保能够根据乡村发展变迁的实际状况及时适度调整政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本书把历史背景、制度逻辑、社会结构与经济转型所体现的特殊性,作为研究的重要维度,以识别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探索建立一个政策框架,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服务于乡村具体实践,以回应时代之问。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  基本问题/2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3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6    一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6    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    三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型/8    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案例研究/10    五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方案/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1    一  研究框架/12    二  研究思路/13    三  研究视角/15第一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探索/18    第一节  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维度:贫困问题与脱贫攻坚/18    一  贫困和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    二  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经验研究/27    三  新时代的精准扶贫研究/33    第二节  乡村现代转型演进维度:乡村变迁与乡村振兴/41    一  乡村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41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研究/46    三  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性研究/50    第三节  体制机制耦合互动维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60    一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一致性研究/60    二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差异性研究/61    三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现实性问题研究/63    四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研究/64    五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途径研究/65第二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理/68    第一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动的多重逻辑/68    一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理论逻辑/69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贫困治理的历史逻辑/73    三  全面小康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76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逻辑/78    第二节  国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大国的反贫困探索/80    一  发达国家减贫策略与乡村发展/80    二  发展中人口大国减贫策略与乡村发展/84    第三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多重关系/87    一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必然性与现实性/87    二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89    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阶段性与长期性/92    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特惠性与普惠性/94    第四节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战略演进/96    一  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演进的必然趋势/96    二  演进的条件、时序与阶段性要求/99    三  演进的目标、总体要求与基本任务/101    四  演进的行动策略与支撑体系/104第三章  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07    第一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借鉴/107    一  欧美西方国家的做法及经验/108    二  日韩东亚国家的做法及经验/111    三  新兴经济体的做法及经验/113    四  国内发达地区浙江省的做法与经验/115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思路/117    一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8    二  下好多方面衔接的先手棋/119    三  踩实高质量转型的落脚点/120    四  抓好创新性发展的驱动器/121    第三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任务/122    一  推进规划衔接:明确振兴路径/123    二  推进人才衔接:培育振兴队伍/124    三  推进组织衔接:健全领导体系/125    四  推进产业衔接:实现产业兴旺/126    五  推进政策衔接:形成长效机制/127    第四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路径/128    一  阶段性脱贫攻坚与解决长期性相对贫困问题相衔接/128    二  配置资源行政“输血”与市场“造血”相衔接/131    三  基础性制度体系与差异性政策体系相衔接/133第四章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型/136    第一节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136    一  中国城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137    二  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137    三  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139    第二节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战略方向/140    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140    二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攻坚方向/141    三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铸魂方向/142    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强基方向/144    五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奋斗方向/146    第三节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战略重点/147    一  由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148    二  由人才帮扶向人才振兴转变/150    三  由文化扶贫向文化振兴转变/152    四  由生态扶贫向生态振兴转变/153    五  由党建扶贫向组织振兴转变/155    第四节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路径选择/157    一  发展理念上注重可持续性/158    二  要素配置上注重高质量导向/158    三  发展动力上注重农民主体地位/159    四  实现路径上注重公平与效率相统一/160    五  体制机制上注重区域差异性/161第五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湖南案例/163    第一节  坚持把有效衔接工作摆在头等位置/163    一  强化问题整改与动态清零/164    二  聚焦破解有效衔接的难点与堵点/174    三  探索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战略路径/181    第二节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多重挑战/186    一  从特定帮扶对象转向普遍性乡村群体的挑战/187    二  从集中于特定区域转向全域国土空间的挑战/188    三  从局部性工作任务转向全局性长效机制的挑战/190    四  从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向长期性战略愿景的挑战/191    五  从特惠性政策支持转向普惠性制度保障的挑战/193    第三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着力点/195    一  注重规划与政策目标的协同性/195    二  突出产业发展的增强就业导向/196    三  推进帮扶与示范带动相结合/198    四  发挥政府投入对市场投入的引领作用/199    五  通过责任考核建立有效约束机制/200第六章  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的长沙案例/202    第一节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202    一  以多元赋能为突破口打造都市农业领航区/202    二  以美丽屋场建设为抓手打造生态宜居典范区/214    三  以特色小镇为依托打造富裕富足先行区/225    第二节  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难题/238    一  乡村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同频/238    二  要素投入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不一致/239    三  基础设施多龙治水与城乡一体化整体推进不匹配/240    四  现代都市文明不断推进面临如何留住乡愁的压力/241    五  合乡并村后治理与建设成本攀升形成乡村债务风险/241    第三节  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242    一  顺应长株潭一体化目标要求强化规划约束力/243    二  发挥区位优势激活乡村产业要素动能/245    三  以城带乡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中部地区范例/250    四  建设具有乡土风情魅力的都市乡村/251    五  构建“一核多元”的高效能治理高地/254第七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方案/258    第一节  构建有效衔接的基础性制度体系/258    一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市场主导制度体系/259    二  构建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普惠性公共服务体系/262    三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265    第二节  构建有效衔接的差异性政策体系/268    一  建立有效衔接的差异性区域政策/268    二  建立有效衔接的村庄差异性政策/271    三  建立不同脱贫人口有效衔接的差异性政策/275    第三节  健全有效衔接的多维度保障体系/278    一  健全有效衔接的顶层设计/279    二  健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制/283    三  健全多元投入的协同机制/287    四  健全以法治为引领的治理体系/291    五  健全强化责任考核的工作机制/294主要中外参考文献298后记/3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乡村现代演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文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839332
开本 其他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22
出版时间 2024-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6;F320.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