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热销】用户体验设计指南全彩
内容
亮点展示

11.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用户体验设计师。

百度,阿里,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师用自己经验分享给读者在当前互联网行业里,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内多位大咖力荐

作者简介

蔡贇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硕士

曾任百度MUX 交互设计师

现任阿里巴巴体验设计专家

康佳美

本科、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曾实习于LG 电子中国设计中心、Kindle 部

现任百度资深交互设计师

王子娟

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信息显示专业

曾任职于ETU design

曾任百度MUX 交互设计师

现任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

内容简介

现如今,在互联网领域,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用户体验设计师也逐渐成为产品开发设计团队重要的成员。可以说,这是个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人人都在讨论用户体验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什么是用户体验,它是怎么产生的,现状又如何呢?本书由百度,阿里,腾讯各出一位设计师,为大家分析目前用户体验的现状,以及在国内领头的互联网行业里,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应该掌握那些技能。

目录

01 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

1.1 了解产品项目团队 / 03

1.2 了解用户体验团队中的常见职位 / 07

1.3 升职记 / 20

1.4 用户体验的价值 / 26

02 从方法论到实战

2.1 基本产品设计流程 / 31

2.2 产品迭代方式 / 34

2.3 准备工具 / 36

2.4 需求挖掘 / 45

2.5 设计调研/ 用户研究 / 53

2.6 概念设计阶段 / 81

2.7 详细设计阶段 / 112

2.8 设计评估与决策 / 125

2.9 打造产品数据后台管理系统——产品用户体验监测模型 / 137

2.10 规范和组件库 / 147

2.11 开发支撑上线 / 155

2.12 项目中的通用能力 / 158

2.13 项目实战:从已知探索未知 / 162

2.14 商业数据产品设计实战 / 180

03 交互原型制作工具

3.1 了解常用原型制作工具 / 191

3.2 Keynote / 194

3.3 Sketch / 199

3.4 Axure RP / 203

3.5 Origami / 211

3.6 纸面原型 / 216

3.7 Kite Compositor / 220

3.8 Principle / 224

04 设计模式与设计思考

4.1 从PC 端到移动端 / 233

4.2 移动端界面设计模式库 / 248

4.3 移动端交互设计趋势 / 268

4.4 前端时代的到来 / 275

4.5 To B 设计 / 278

05 屏幕之外与技术创新

5.1 人工智能 / 285

5.2 可穿戴设备 / 289

5.3 智能家居 / 292

5.4 无人驾驶 / 296

5.5 VR、AR、MR / 300

5.6 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bot) / 315

5.7 未来设计师 / 322

前言

现如今,在互联网领域,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用户体验设计师也逐渐成为产品开发设计团队重要的成员。可以说,这是个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人人都在讨论用户体验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什么是用户体验,它是怎么产生的,现状又如何呢?

“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

——摘自ISO 9241—210 标准

感性又严谨的用户体验

之所以用这么矛盾的形容词来描述用户体验在于我们从怎样的视角去看它,这包含用户体验之于体验者和用户体验之于相关从业人员。

在用户面前,用户体验是感性而无处不在的。可以说,用户体验即生活。回忆一下上一次使用打车软件的出行经历,是什么让你选择尝试使用叫车软件而不是站在路边打车?也许你当下所处的地理位置很难打到车,也许你需要预约一个特定时间,又或者需要帮助家里的老年人叫车并且保证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时候你产生了借助叫车软件的想法,你在手机里找到这款应用。接下来呢?体验才刚刚开始……是否能够很快叫到车?司机有没有准时到达?约定的上车地点是否位置准确且方便找到?乘车体验(车内环境、司机的服务态度)如何?行车路线是否合理?如果赶去机场的话能否提前到达不耽误接下来的行程?从叫车、出行、到达、支付这一系列过程中,用户的感受和体验直接影响到他对这款产品的看法和评价。简单说来,一款好产品应当是能够为用户带来快乐和幸福感的。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吃饭、装修、看病、购物处处涉及体验,离不开手机、电脑,以及各式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在与这些产品打交道的过程中,用户的主观感受、心理状态和反馈都来自产品为其带来的体验。好的体验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产品带来用户的同时也带来了商机,吸引用户为之买单。

对于设计师乃至从业人员来说,用户体验严谨又理性。站在用户视角,挖掘产品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用户带来更为优质的产品体验和使用感受。追溯到用户体验设计的历史,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20 世纪90 年代,由用户体验之父唐纳·德诺曼提出,他致力于做令用户快乐的产品设计,强调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也成为第一位用户体验架构师。自此用户体验设计逐渐职业化,成为当下互联网领域不可或缺的职能。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用户体验设计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注重理论和依据,需要具备很好的逻辑性,而不是像艺术创作一样依赖于感觉和创想,极其考验设计师的逻辑思考能力。从业人员负责设计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专业的维度想得周到全面,才能为用户带来轻松自在的产品体验。来看看一些国际大咖,这些用户体验设计界的标杆都是怎么绞尽脑汁来迎合用户的?

还记得iPhone Home 键吗?

苹果公司的产品战略本质就是用户体验至上,是注重体验而为产品带来成功的经典案例。起初为了适应用户手掌大小坚持做能够“一手掌控”的4 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随着流量和网速提升带来了大量观看视频的用户需求,于是推出了大屏手机。目前,无边框全面屏成为iPhone 标配。还记得第一代iPhone 发布时,Home 键的设计为“果粉”们带来的惊喜吗?按压Home 键的体验让你联想到什么?对了,就是马桶的冲水按钮。试想如果这个实体按键被触摸屏幕取代会怎样,是不是那一瞬间的爽感全无?于是,经典的Home 键被沿用了10 年,成为苹果手机最具辨识度的标志。然而在屏幕触感反馈和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成熟的今天,曾令苹果引以为傲的Home 键悄然下线,成为体验升级的又一次自我革命。我们看到技术更迭为用户带来的影响,缔造了新的行为和需求,而对于用户体验孜孜不倦的追求,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产品。

Facebook 社交网络也能报平安

2015 年年底巴黎发生了大规模恐怖组织袭击,事件发生后,Facebook 第一时间开通了该地区的“Safety Check”功能。用户只需点击界面中的“I'm safe”或者是“I'mnot”按钮便可让亲友们了解自己当下的状况。受灾地区的用户可通过这一功能让亲友们知道自己是否安好,同时也可接收来自其他受灾人员发来的“报平安”信息。Facebook 这个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信息平台,出于对用户迫切需求的捕捉和对于新闻事件的积极响应,想到了“报平安”的绝妙想法。此功能在特定时期和场景及时地满足了用户迫切了解家人朋友是否平安的需求,一经推出获得一致好评,为产品口碑带来了极其正向的影响,是用户体验快速响应的经典案例。

从PC 端到移动端

从一个最易于理解的现象谈起,从我们坐在电脑前工作、购物、使用QQ 聊天,到现如今可以轻松地使用手机回复邮件,往购物车放入心仪的商品,直接通过微信与好友语音对话,一切变得更加自由,方式也更为丰富多变。现在我们拥有多种智能设备,需要在各个场景各个设备上随时切换,可以看到从PC 转移到各手持设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是从PC 端向移动端的转变。随着移动设备的浪潮的到来,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既是契机,也是挑战。对于产品在移动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乃至智能手表上的呈现形式,信息展现空间变小,场景多变,交互方式更为丰富,这些特点势必需要针对性的设计,重新定义分析,以更好地满足在移动场景下的用户体验。在移动领域的争夺战中,为了统一跨设备间的界面和交互,让用户得到连贯的体验,iOS 和Android 两大平台都针对用户从PC 端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做出了响应,为移动平台设计适配了更适用于移动平台信息展现和交互方式的规范。苹果移动设备界面扁平化(Flat Design)趋势和Google 的“Material Design”应运而生。可以说,如果一个产品在PC 端和移动端的界面是完全相同的,那这一定是失败的设计。因为无线平台的快速迭代、移动设备硬件的技术升级,以及移动用户使用场景的多元化,使得移动端界面体验设计与PC 界面存在极大差异,移动端的体验设计空间也更加丰富广阔。在本书最后的章节也会为大家介绍用户体验的趋势、未来和前景。

从方法论到实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设计创新的推进,用户体验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用户体验概念的提出,到其成为产品成功的重要要素;从企业开始重视用户体验,到见证用户体验为产品带来的巨大价值;从用户体验逐渐融入产品开发环节,到其成为团队的关键职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产品以及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着新体验模型的诞生,其应用于数以万计的产品,通过用户的验证,快速迭代掉不合理的部分。而可用性强的用户体验设计模型得到沉淀,使得成熟的体验设计模型有理可循。互联网从业人员有必要了解甚至精通用户体验这门学科。与此同时,更需要系统化的培养,锻炼思维方法,通过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形成自己的逻辑和方法论,以便于更专业地运用到工作中去。本书基于移动端浪潮为大家准备了满满干货,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入门读物极其适合,真正地帮助读者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精彩书评

二十一世纪,万物互联,体验致胜。在上个世纪凤毛麟角的体验设计师这个岗位,在近十年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已经成为每个互联网企业必不可少的驱动力量之一。一个处于新兴行业中的新兴职业,对于大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只因用户体验自古有之,贯穿人们在使用产品和服务的所有阶段;陌生,则是因为体验设计与衡量标准都是近些年才在专业领域里开始被挖掘、研究和推动。对于从事用户体验设计的设计师们来说,如何了解体验的定义、价值;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中不断对体验设计推陈出新;如何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如何再从实践里提炼沉淀,进而转化为更新的理论;都是实打实需要去挖掘和学习的重点。这本书,就是由巨型互联网公司成长的资深设计师给的一份答案,相信对于正在从事用户体验设计以及希望往体验设计发展的人们都有极大的裨益作用。

梁山鹰,支X宝设计总监

在设计工作中,不断的摄取专业知识、拓展设计边界、是设计师应有的自我修养,当我捧起这本书时,给了我很多思考,轻方法而重实践、全流程而忌片面、从交互视觉到前端技术联动,从软件使用到IOT实操,探索改变环境中人的感受,是设计的基础理念,设计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利用专业思想而产生的设计之美,期望设计师同行能够通过这本书得到自我提升,弥补常被忽略的部分。

陈晓华,菜鸟设计总监

本书中,三位来自BAT的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师通过将实战经验,经过体系化思考后沉淀,结合设计案例讲述了截止到目前互联网设计全流程,内容揽括行业大部分用户使用场景,包含2C、2B、软件、硬件等各个领域,值得作为一本专业的工具书反复品读。

戴永裕,ISUX用户体验设计部负责人

三位来自BAT的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师通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实践经验,引用真实的设计案例,提炼系统化的方法论,展现出具体当下时代色彩的设计理念,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个人进阶与体验设计团队的发展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依据与助力。

王莹 QQ增值产品中心总监

本书中,三位来自百度、阿里、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通过总结一线实践工作,相信对于从事用户体验设计的人们会很有帮助,你会了解互联网项目团队和用户体验团队的关键角色及其职责,让说不清的用户体验有清晰的职业边界和严谨的专业壁垒;其次通过对互联网团队介绍、设计方法、实践案例、设计工具等详细阐述,你会了解用户体验设计师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通过实际项目学习如何进行设计实践;最后通过屏幕之外未来行业趋势的介绍,你会了解行业趋势,和她们一起不断更新自我成长。

史玉洁,百度用户体验部总监

时间总会把知识沉淀的更加缜密,更加系统,而本书就把这互联网十年BAT大厂的用户体验方法论记录并分享了出来。翻阅此书,就像是把内心深处的知识和场景一幕幕重演,也会发现新的碰撞和火花,非常有惊喜。

在IT业发达的今天,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了提供差异化竞争,并捕获用户,以及提高用户粘性的主要手段。用户体验思维更是横跨产品经理、设计师、管理者等多种职能,并逐步在企业战略中发展壮大。而随着IoT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用户体验更是高屋建瓴成为设计的底层基因,提倡对人的关注,平衡商业、环境、文化和人的协同共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设计师行业在今天越来越吃香的原因吧。

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你的用户体验之路,带来更多思考。

石爽,百度用户体验架构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热销】用户体验设计指南全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贇,康佳美,王子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XA9787121374296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