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资治通鉴 (全彩印刷 图解版) | 
| 内容 | 亮点展示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实,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加在一起,共有294卷,其中数隋唐五代的部分所占比重大。 《资治通鉴》全书约300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周密而完备。和司马光一同编写该书的刘攽、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的历史学家,其中刘攽负责战国、两汉部分;刘恕负责三国、南北朝部分;范祖禹负责隋、唐、五代部分。他们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辨析、选择,然后再交由司马光取舍要点、编辑定度,制成初稿。这样,在保证全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又让彼此独立的材料系统化。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实,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加在一起,共有294卷,其中数隋唐五代的部分所占比重大。《资治通鉴》全书约300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周密而完备。和司马光一同编写该书的刘攽、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中刘攽负责战国、两汉部分;刘恕负责三国、南北朝部分;范祖禹负责隋、唐、五代部分。他们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辨析、选择,然后再交由司马光取舍要点、编辑定度,制成初稿。这样,在保证全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又让彼此独立的材料系统化。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序记录史事, 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 到周世宗显德六年 (959) 共1362年的历史, 生动详细地叙述了帝王将相们的治国为政之道、待人处世之理, 深入地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三国鼎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分裂政权的盛衰之由。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资治通鉴 (全彩印刷 图解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宋] 司马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363701 | 
| 开本 | |
| 页数 | 449页 | 
| 版次 |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4.3-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5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