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哲学宣言(精)/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世纪末,以利奥塔、德勒兹、德里达、拉库一拉巴特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都宣布哲学,尤其是其本体论哲学业已终结。似乎在那一刻,我们仿佛进入到一个哲学死亡的时代。当代法国思想家巴迪欧则反其道而行之,将矛头指向了这种哲学终结论,他大声质问道:“哲学终结了吗?”不,永远不会终结!只要我们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哲学就不会终结。因此,对于巴迪欧来说,写一部关于哲学的宣言是必要的,这种肤浅的哲学终结论,不过是自尼采和海德格尔以降诗人时代的副产品,当将本真同诗歌联系起来,便遮蔽了本真同其他真理程序(数元、革新的政治、爱)缝合的可能性。因此,在今天,与其掩耳盗铃般地说哲学终结,不如开宗明义地大胆宣称:哲学存在!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一个更为错综复杂的今天重新发现哲学。 作者简介 阿兰·巴迪欧(1937-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生于摩洛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前哲学教授,法国哲学家,也是当今欧美理论界最有名、最受关注和最受争议的左派思想家之一。曾师从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性人物路易·阿尔都塞。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巴迪欧将拉康的思想、阿尔都塞的晚期思考以及他本人的激进毛主义政治实践加以综合,并在《存在与事件》(1988年)中提出了以集合论为根基的新哲学的诞生。他的其他重要著作还包括《能思考政治吗?》《主体理论》《伦理学》《爱的礼赞》《非美学手册》《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德勒兹存在的喧嚣》《圣保罗:普世主义的根基》《瓦格纳五讲》《柏拉图的理想国》《哲学与政治的神秘关系》《法国哲学的降临》等。 目录 哲学宣言 1.可能性 2.前提 3.现代性 4.流俗版海德格尔 5.虚无主义? 6.缝合 7.诗人时代 8.事件 9.问题 10.柏拉图的姿态 11.类性 附录一 哲学本身的回归 附录二 哲学的定义 导语 在《哲学宣言》中,阿兰·巴迪欧第一次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全书包括哲学宣言、哲学本身的回归以及哲学的定义。巴迪欧从可能性、前提、现代性等11个角度阐述了哲学问题,并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容易接近他的思想。本书作者用哲学家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索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视角独特,语言机智幽默,可读性很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哲学宣言(精)/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阿兰·巴迪欧 |
| 译者 | 译者:蓝江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2382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70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 印刷时间 | 2020-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74 |
| CIP核字 | 2013263138 |
| 中图分类号 | B565.5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25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27 |
| 宽 | 147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