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这个人--塞克回忆录/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塞克,男,原名陈秉钧,生于1906年,1988年逝世,河北霸县(今霸州市)后卜庄人。曾用笔名陈凝秋、塞克。塞克是我国重要的诗人、剧作家、画家、翻译家,也是中国抗战文艺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小说《东路线上》,抗战剧目《流民三千万》《铁流》,歌曲《救国军歌》《心头恨》《抗日先锋队》等。
目录
我这个人
忆南国社的几次演出
我和冼星海
忆小友——剑啸
哈尔滨忆旧
我是没有离开过艺术的人
时代的歌手
革命文艺的先驱
遗憾与哀思
塞克年表
精彩页
我这个人
我想先说说我的历史特点和思想特点。在历史特点方面,我有许多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这些特点都是我处的时代、生活环境等原因造成的。比如我小的时候正是“五四”时代,受这个影响很大,反映到我身上就是争取个人解放,反对封建。我念高小的时候,放学回家后,为婚姻的问题争吵不休,我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他就叫我脱下身上的棉衣到街上去跪着。这事在我心里种下很深的仇恨,父子之间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我离家后和家里断绝关系的根本原因。因为离家以前自己已经周密地考虑过怎样生活,怎样学习,要走什么道路,样样都考虑过了,所以离家之后,再没有回头的余地。是生是死,是好是坏,全凭自己去走了。
我开始走入社会,正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不久,中国处于大革命的前夜。那时的进步刊物都大量介绍马列主义的理论文章。我编哈尔滨《晨光报》文艺副刊时,有个叫苏子元的给我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我也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心里赞成反帝反封建,自己一心向往的是学习文艺,也不懂文艺与革命的关系。
在多年的流浪生活中,我走的地区多,生活变动大,没有固定的社会关系,更没有亲属,再加上战争影响,每离开一个地区,就完全隔离开了,一隔开就是十年二十年,这也是我的历史上的一个特点。
我对待生活的态度,不论搞什么职业,从没有把职业当成生活的目的,只把它当作生活的手段。因此,对待职业问题,我是很不考虑的,遇上什么做什么,我的真正目的是如何在艺术上取得成就。
我1906年农历六月初六出生,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市)人。家住霸县县城南五里后卜庄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离大清河有十来里地远,周围是一片平原,少山缺水,我家住的是泥土平房。我父亲叫陈绪堂,识几个字,在北京学过手艺,回到村里就成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还当过七八十户人家的村长,装得像很有学问的样子,但是,一点儿新思想也没有,做事特别封建。我离开家的时候,他不到四十岁,他的脾气也很拧就是了。我在小学念书,在县里念到高小毕业,那时高小毕业就等于是个秀才了。
我祖父喜欢喝酒,有时也灌我。喝醉了就发脾气、闹,我父亲就劝他,说喝酒不好。他从此就不喝了。以后,来了客人我父亲陪着喝酒,祖父就不在家里,自己到庙台上坐着去。
有一次,祖父带着我拔麦子去,干的时间长了,我嫌累,累得腰疼,我就哭了,那时就十来岁。他就说:“你不干就不干吧,你不干有你爹养活你,我不干就没有饭吃。”他很能干,五十八岁死的。他有三个儿子,我父亲是老大。祖父的名字记不得了,也没有人叫过他的名字。父亲三兄弟都是农民,分家时一家分了四亩地。我的妹妹叫小翠,比我小五岁。
我们老家是河北省文安县,老人讲话是安徽口音。爷爷那一辈从文安县搬到霸县,祖坟都在文安县大清河边。霸县和文安县隔一条大清河。我念过几年私塾,那几年有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是写字,一个是珠算。最初我都学得很好,很用心。写字我很喜欢赵体,自己有一本赵孟烦字帖。但是,我父亲却反对我写赵体,把字帖给撕了,他给我买了一本欧体字帖,说是欧体有劲。从他给我撕了字帖之后,我就不再写毛笔字了,要不,我现在的字写得那么坏!珠算,我很用心学过,有一次为学珠算我跟父亲吵架,从那之后,我就再不练珠算了。
我有个舅舅,小的时候曾跟我讲过一件义和团的故事:他从小练武术,他的武器是把匕首。县里派人去抓他,他就把红木烟袋杆在腿上一折两截,双手拿着当匕首,没有抓着他。听说他是因为杀了一个县里的什么人,把杀死的那个人扔到河里头了。舅舅哥儿俩,弟弟也练武术。夜里回家不叫门,拿着红缨枪一触地就跳过院墙。我记得他家墙上挂着大刀片。到了冬天,老头子领着年轻人就在庙前练武。舅舅的手法非常准,、在大清河里叉鱼,一截竹竿头上安上铁尖,后面拴上很长的绳子,在河边离老远看见鱼,唰的一下抛出去,就把一条大鱼叉上来了。我那时只有七八岁,在私塾念书,他叉鱼,我就用柳条穿上,拎着一串鱼跟着他。说起叉鱼,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一天我打家雀,在苇塘里我看到一条白鳝,我不认识,以为是“长虫”,吓得我直喊:“长虫!长虫!”一个农民闻声过来了,他用两个指头捏着拎走了。
我这个人要怎样就得怎样,谁说也不行。有一年夏天,我们家里盖房子。吃了午饭,帮工的人都坐在外面玩。另外有一个跟我一般大的小孩,大人们就说:“你跟他摔一跤,你摔不过他。”我心想:“我怎么摔不过他?不行,得摔。”一摔就把我摔倒了。我说:“这不算,再来一次。”结果我又被摔倒了。这回没脸再起来了,就趴在地上哭哇,哭哇,怎么也不起来了。有人就把我抱到家里去了,可是待了一会儿又跑出来了,我还找到那个地方,我还照样趴在那儿,头还冲原来的方向,趴在那儿就是哭,谁劝也劝不好。我舅舅过来了,抱起我就往家里走,我把他的衬衣都给撕了,一边哭一边闹着撕他的衣服。有人说:“他还得回来。”果不其然,
导语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
本书为其中一册,收录了《我这个人》《我和冼星海》《哈尔滨忆旧》等内容。除作者自己所写的回忆性文章外,书中还收录了周而复、晏甬、戴碧湘三人怀念塞克的文章,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塞克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整体而言,全书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为研究东北流亡作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内容推荐
《我这个人——塞克回忆录》是塞克的一部回忆录,也是《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的一部。全书包括《我这个人》《忆南国社的几次演出》《我和冼星海》《哈尔滨忆旧》《我是没有离开过艺术的人》等内容。除作者自己所写的回忆性文章外,书中还收录了周而复、晏甬、戴碧湘三人怀念塞克的文章,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塞克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这个人--塞克回忆录/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塞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58060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80
CIP核字 2020099541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9
157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