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草民经济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深奥理论?通篇大道理?……看不懂!数据、图表、公式……枯燥乏味!

由南勇编著的《草民经济学》以讲事实、过日子的方式说事儿,在嬉笑怒骂中让艰涩难懂的经济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全书共分十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经济学手边书。

内容推荐

经济学的影响无处不在!小到菜市场的菜价、工资收入,大到国家对外贸易、汇率涨跌,这一切无不与经济学息息相关。《草民经济学》以GDP、通胀、税收、外汇储备、个人投资、楼市、股市、人民币汇率、绿色低碳、工资涨幅、高铁建设等与广大P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热门话题为参考对象,通过活泼奔放、不拘一格的语言,风趣幽默、犀利调侃的风格,一针见血、专业深入的分析,为大家开启一扇个人理财、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政策解读的窗口,帮助那些也许对经济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的P民“活明白”。将命运结结实实地握在自己手里!

《草民经济学》由南勇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给我一点儿耐心。给您一点儿基础

 第一节 亮相——名词解释

  ◎两面三刀——GDP

  ◎架为你掐——要命的“汇率”

  ◎老实人的笨方法——储蓄

  ◎天生是对头的孪生兄弟——通胀与通缩

  ◎“大管家”手里的家伙什儿——金融工具与财政工具

  ◎会挣不如会花——赤字与黑字

  ◎国家的钱罐子——外汇储备

  ◎钱多也头疼——多得“花不清”的外储

  ◎三足难鼎立——宏观经济的“三元悖论”理论

 第二节 故事的起源——一切源于一个“公式”

第二章 跨过“调结构”这道坎儿

 第一节 归去来兮话“消费”

  ◎瘸了腿儿的“马车”——“消费”缺失的苦恼

  ◎中看不中用的“消费券”

 第二节 千秋万代靠“三农”

  ◎绕不过去的“三农问题”

 第三节 打不起趔趄的华丽转身——“十二五”

  ◎老百姓的“生机”——“十二五”!

第三章 到底谁疯了?——要命的“房市”和“股市”

 第一节 房价!房价!

  ◎疯了,楼市!——绑架了中国人民,也势必会绑架世界人民的“高房价”

  ◎鳄鱼们的盛宴——“高房价”的本质

  ◎比孙子还孙子的孙子一气死人不偿命的“刚性需求”说

  ◎天下没有做不醒的梦——“房价”的未来

  ◎该出手时就出手——政府的“组合拳”

  ◎风雨过后是彩虹——“楼市回归”路线图

  ◎“恶魔”、“天使”大PK——钱往何处去?

  ◎别把“海啸”当“风景”——经济的世界没有“诺亚方舟”

  ◎要鸡还是要蛋?——写给地产商

 第二节 我要“投资”!

  ◎投资,依然是一弯“天边的月亮”

  ◎令人心碎的照片

  ◎让投资原形毕露

  ◎巴菲特的“秘诀”——永恒的“投资宝典”

  ◎绞肉机?摇钱树?——如何面对“危机”

  ◎让“高风险高回报”神马的见鬼去吧!——“保值”的王道

  ◎老子天下第一——“信自己”的重要性

  ◎如何寻找“软柿子”——“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窥一斑而能知全豹吗?——“宏观经济学”与投资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第四章 “金融”猛如虎!

 第一节 都是“次贷”惹的祸

  ◎玩转“数字魔法”的巅峰之作——金融衍生品

  ◎登峰造极的“美国梦”——格林斯潘的“重大贡献”

  ◎引爆“次贷原子弹”

  ◎上帝的“大礼包”——“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我们的意义

 第二节 问世间“信”为何物?直教人鬼迷心窍!

  ◎“信”的魔力——令人敬畏的“金融”

  ◎史上最大“冤案”——庞氏骗局

  ◎“黑哨”凶猛!——信用评级公司的“信用”问题

  ◎哥要的不是安全,哥玩儿的是刺激——对冲基金都“冲”掉了点儿啥?

  ◎“想鬼鬼就来”——“信心”与“黄金”哪个更贵?

第五章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价值链”的故事,

 第一节 价值的阶梯——四次产业分类法

 第二节 从“断奶”到“成人”——“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

 第三节 接力赛——“雁行发展模式”

 第四节 比蒙娜丽莎更牛叉的笑容——“微笑曲线”

第六章 看谁狠!——“贸易”与“汇率”背后的事儿,

 第一节 把货扔进太平洋

 第二节 “人民币升值”狂骚曲——吃饱了就骂厨子

第七章 “工资”大于天

 第一节 解决汇率争端的捷径~涨工资

 第二节 “工资”之殇

 第三节 条条大路通“政府”——调整工资的手段

第八章 向左看,向右看——那些发生在你身边的事儿

 第一节 “能源问题”的是与非

  ◎“节 能减排”悲喜剧

  ◎你“低碳”了吗?

 第二节 “时事”与“实事”

  ◎“加息风云”

  你“被拆迁”了吗?——被“拆迁”拆成了和拆毁了的那些事儿

  玩儿的就是心跳——“地方负债”问题

  ◎头疼医屁股——“限牌儿”到底“限”住了什么?

  ◎成也“盗版”,败也“盗版”——做空知识产权的“功”与“罪”

  ◎抵制×货!——爱国?害国?

  ◎关于高铁的“羡慕、嫉妒、恨”

第九章 “经济”的近亲是“政治”

 第一节 谁是“大忽悠”?——“民主”焦虑症

 第二节 站着说话不腰疼——习惯性骂街

第十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第一节 外面也有大忽悠

  ◎成吃萝卜、淡操心——“人口红利”聒噪症

  ◎没有“金砖四国”

 第二节 “美元”为啥这么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故事

  ◎新旧大佬斗心眼儿——“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小镇风云——“老大之争”尘埃落定

  ◎“左手打右手”引发的“杯具”——“特里芬两难”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神秘的“纸黄金”——特别提款权到底有多“特别”?

  ◎见证奇迹的“魔术棒”——美元的足迹

  ◎城头变幻大王旗——谁是下一个“老大”?

 第三节 从“入关”到“入世”

  ◎一场开了半个世纪的会——从“关贸总协定”到“WTO”

  ◎WTO,是FTA下的蛋

后记不管“树木”,只看“森林”,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亮相——名词解释

◎两面三刀——GDP

GDP,是“经济学家族”里名副其实的头号成员,响当当的“大哥级”人物。

只要我们提及经济学,就很难绕开GDP。

但是,除了专业人士以外,尽管大众对这个名词耳熟能详,但大多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鲜有人清楚这位“老兄”的庐山真面目。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GDP,就是英文Gross D0mestic Product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即经济表现如何、国民财富的多寡、国家实力强弱的最佳指标。

有人经常将它误称为“国民生产总值”,其实是一个概念错误。“国民”与“国内”别看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为不同。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简称为GNP)这个概念,要把你的人在外国创造,然后汇回国内来的收入都算进去,而将外国人在你的国家所创造的,却要汇回人家地盘的收入刨掉。

打个比方,中国人到美国做生意,然后把挣的钱汇回中国,这笔收入就算咱们的GNP;反之,美国人到咱这儿搞买卖,挣了钱又汇到美国去,这些钱就得算人家美国的GNP。

由于GNP的计算相对麻烦,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涉及经济的话题还是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概念,就是说,甭管是哪国人干的活儿,只要是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干出来的,那就少哕唆,所有成果都得算我的。

一般人提起GDP,基本上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就是觉得这位仁兄基本上算一“好人”,起码不招人烦。

其实不然,GDP虽说堪称经济学家族中的老大,但远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厚道。

因为这位仁兄是一个“只以结果论英雄,不问内容与过程”的主儿,因此,也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典型。

打个比方,你今天建个楼,明天就用炸药爆了它,然后再建一座,这是GDP;本来一个苹果一块钱,但某个“大忽悠”有本事以一个十块钱卖出去,也是GDP;你把一片林子砍了,木材卖给了一个中间商,这个中间商倒手一把火就把这些木材烧了,还是GDP!

就是说,甭管有意义没意义,有价值没价值,好事还是坏事,在经济的世界里,只要有“钱”的往来,就能生成GDP。

最搞笑的例子就是,英国石油公司为了处理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花了几百亿美元,这些钱都被算到了美国人的GDP里,一分钱都没少!

就拿我们中国来说,“GDP至上主义”的危害虽说现在已经逐渐被国人所知晓,但曾几何时,为了追求GDP,我们的国人可谓几近疯狂,而且还是官民一致的架势。

于官,为了追求GDP,不惜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广场越来越大,办公楼越盖越豪华,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因为促进了GDP;

于民,我们不惜严重污染、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榨干宝贵的资源,并以极低的效率去换取不可持续的GDP。我们甚至把外国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高毒性洋垃圾花大价钱买来进行所谓的“加工”,通过牺牲工人的健康来换取一点点可怜的GDP。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GDP,但是真正流入老百姓腰包里的实惠,却始终是一个零头中的零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所以,如果我们要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看来对于GDP的看法应该变一变了。

今后,“结果GDP,应该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内容GDP”、“绿色GDP”、“和谐GDP”应该被我们大大方方地请到舞台的中央来。

如果真的到了这种境界,相信GDP老兄也会欣然接受这样的“角色转变”吧!◎架为你掐—要命的“汇率”

汇率这玩意儿,本来在“经济学家族”中只能算一个小老弟,地位一般般,老是处于一种不咸不淡的状态。

但这两年,由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逮着了“人民币”这样一个世纪性劲爆话题,一夜间变得风光无比,尽人皆知。

其实汇率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货币的“价格”,当然参照物是别的国家的货币。

我们知道,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供需关系”,汇率也不例外。

哪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好一些,经济实力强一些,国际上的影响大一些,哪个国家的货币需求量就会比较大,价格就会比较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升值”或“坚挺”;反之,货币的需求量小,就会带来价格的下滑,是为“贬值”或“疲软”。

虽然影响一个国家货币汇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一般来说,“贸易因素”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为货币之所以要定价,完全是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买卖关系的需要,如果只是在国内使,货币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除了个别国家,如美国,基本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希望自己的货币疲软点儿,就是说,都盼着自己的货币能尽量“不值钱”或“少值钱”,很少有哪个国家会盼着自己的货币能尽可能地“坚挺”、“值钱”。

不仅如此,为了让自己的货币尽可能多地“疲软”、“不值钱”,世界各国甚至不惜撕破脸,时不时地掐架,而且还掐起来没完。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吗?自己的货币坚挺点,更值钱点,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那不就可以狂敛别人的东西了吗?P2-4

序言

“经济”是个什么东西?

“经济”这个词,每个人都听过,每个人都多少有点概念。

可一旦往深里说,绝大多数人又难免会产生一种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之感。

但甭管怎么说,“经济”这玩意儿对我们很重要,这一点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不会有什么争议。

既然我们承认它“重要”,就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这种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状态,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关于它的故事。

那么,经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经济这个词,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经世济民”。

经世,顾名思义,就是经营一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意思。

济民,意思更简单,说白了就是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所以,“经济”这个词的含义,说得通俗点就是:通过经营好我们的社会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这是一个多纯粹的词啊!简直让人不肃然起敬都难!

其实,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经济”二字为基础的。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物质基础”,说的就是“经济”方面的事。

有个词叫“政治经济学”。这里的“政治”,是典型的“上层建筑”,所以,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政治”也要以“经济”为基础,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

所以,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百姓而言,“经济”都无比重要。

对国家,几乎所有政府要做的事,都是围绕着“经济”二字进行的,甚至包括派兵打仗,都是为了捍卫或巩固经济成果。

对个人,“经济”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几乎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甚至是每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

首先,对人生来说,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业选择和就业方向。

比如说,你考大学,除了你个人的兴趣、爱好之外,你是否知道哪个专业更有前途?

再比如说,找工作时,你是否知道哪个行业更有发展,哪个行业则行将淘汰;哪个行业收入很难再增长,哪个行业的收入则增长潜力相当可观呢?

这些都是事关你人生的大事,但你确信都能很好地把握吗?所以说,如果你不懂经济,你就把握不好人生的方向盘。

对生活,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

如果你想玩玩股票,搞点小投资什么的,办这些事不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无异于瞎子摸象,等于是白糟蹋钱。

即便是那些令你更为牵肠挂肚的事,比如说会直接影响你们家“菜篮子”的通胀、通缩这哥俩儿有什么新动静;工资能不能涨,所得税会不会降;房价到底是怎么回事,医疗改革走向如何,教育体制如何变化,养老的事会是个什么结果……,所有这些事,都和“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这都是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如果这些事不清楚,你就不可能过上好日子。

举个也许会令你觉得更夸张的例子。

国家制定“节能减排”指标,和你的生活有关系吗?

你也许会说,那些都是国家的事,“上边儿”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错了,这事和你有关系,也许还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国家制定这个政策,意味着有些低效工厂可能会倒闭,而你也许就在这些厂子里上班,所以你得小心点自己的饭碗了;

或者你并没有在这些将要关闭的工厂上班,但是你也许会发现你们小区最近总停电,工厂老放假,让你倍儿郁闷。可能有关部门的人也会用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你,但我告诉你,这很有可能是某些部门为了“突击”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人为地“拉闸限电”,从而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一团糟。

听了这些话,你还能说这些事和仿八竿子打不着吗?

因此,“经济”二字与你的关系,绝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属于“国家”的事,“上边儿”的事,所以和你无关,真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说句不礼貌的话,你即便不知道你对象的事,也一定得知道“经济”是怎么回事。

只要你有“生活”。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就是“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今天过的日子,明天将要过的日子;它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此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所以,你的“人生”对你有多重要,“经济”对你来说就有多重要。

后记

心有惴惴。

用这四个字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一点儿也不为过。

虽说此书胆大包天地以“经济学”为题,但我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不会对此书和“教科书”仨字儿之间的关系做任何联想,产生任何误会。

显而易见,这不是一本“教科书”。

原因很简单。

因为本人不是专家,所以根本写不出,也无资格写“教科书”。

特别是本人不擅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这对于学院派的经济学“专家”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因为现代经济学几乎是一门和数学死磕的学问,不擅数学,就几乎没有拿“经济学”说事儿的资格。

即便这样,从小不擅数学的我居然码了一本和“经济学”有关的书,而且这一码就是20多万字!

这对于神圣的“经济学”来讲,几乎有点儿“大逆不道”了。

实在是玩得太过火了点儿。

所以会心有惴惴,所以会坐立不安。

但愿此书不会过分激怒那些才高八斗、学富九车的专家学者。

但转念一想,这种担忧似乎又显多余,甚至有“自我拔高”、“自作多情”之嫌。

因为此书既然不是什么“专业书籍”,充其量不过是一本儿趣味读物,因此想必不会和专家学者们的圣域发生任何冲突,大家应该可以相安无事。

其实,此亥4我的心情有点像袁腾飞老师,他的写作手法虽说甚为“通俗”,但只不过是试图通过这种雅俗共赏的笔法,唤醒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历史的兴趣。

他认为,只要他的书能唤起年轻人对枯燥无味的历史的兴趣,并因此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就算大功一件。

我也是。

写此书的初衷不过是想通过一种嬉笑怒骂的风格激起尽可能多的“市井小民”对于艰涩难懂的“经济学”的兴趣,好歹懂点儿“防身术”,少摔几个跟头,少吃一点儿亏而已。

要是运气好,也能有那么几个年轻人通过阅读本书,对“经济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愿意进一步深入学习这门知识,甚至于自此立志报考大学相关专业的话,那对我来说就更加是受宠若惊,简直堪称“胜造七级浮屠”的美事了。

只不过,和袁老师不同的是,即便他用了雅俗共赏的写作手法,但内容却是扎扎实实、不折不扣的“教科书”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而本人的拙作,距离这个目标十万八千里,根本够不着“教科书”的边儿。

因为归根结底人家袁老师是位专家,而我不是。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本人只是对“经济”的事感兴趣,充其量算是一“经济学”的粉丝,与人杂谈之时稍多一些这方面的谈资而已。

因此,如果此书能令这世上无数不擅学问的芸芸众生也能跟我一样,与人闲谈之时新添一点儿谈资,多一兴奋点,就是说,能从书中图一乐儿,并在这“一乐儿”当中好歹有点儿收获的话,就算我没白忙活,大功告成。

即便这样,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还是隐隐预感到了一丝寒气,仿佛依稀看见铺天盖地,黑压压一片板砖扑面而来。

因此,最好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就作好“接砖”的准备。

好在最近房价飙升,攒点儿砖头盖几间低成本的北房也是蛮合算的。  这也算对经济学知识的一种“活学活用”吧!

南勇于唐山

2011.5.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草民经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51684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8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