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皆大欢喜
第2章 劳作丛林
第3章 何谓丛林
第4章 丛林不朽
第5章 庇护亡灵
第6章 文化碰撞
第7章 努力生存
第8章 翠绿花园
第9章 城镇乡村
第壹0章 泛洪平原
第壹1章 万物皆硕
第壹2章 等候火灾
附录 澳大利亚*徽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图书 | 丛林(澳大利亚内陆文明之旅)/新知文库 |
| 内容 | 目录 第1章 皆大欢喜 第2章 劳作丛林 第3章 何谓丛林 第4章 丛林不朽 第5章 庇护亡灵 第6章 文化碰撞 第7章 努力生存 第8章 翠绿花园 第9章 城镇乡村 第壹0章 泛洪平原 第壹1章 万物皆硕 第壹2章 等候火灾 附录 澳大利亚*徽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走进澳大利亚内陆,探秘那些或繁荣或衰落的丛林小镇,佐以童年在维多利亚州吉普斯兰的经历和回忆,带我们在澳大利亚的风景和人物中展开一场启示性与趣味性兼具的旅程。 正如西进运动塑造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一样,丛林也被视为澳大利亚人的精神之源。对于澳大利亚人而言,丛林不仅指长满桉树的自然环境,还代表一种引以为傲的人文精神。 丛林精神体现的是澳大利亚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念。丛林人与自然博弈,像桉树一样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他们天生寡言少语,甚到听天由命,却足智多谋,注重实效。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走进澳大利亚内陆, 探秘那些或繁荣或衰落的丛林小镇, 佐以童年在维多利亚州吉普斯兰的经历和回忆, 带我们在澳大利亚的风景和人物中展开一场启示性与趣味性兼具的旅程。正如西进运动塑造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一样, 丛林也被视为澳大利亚人的精神之源。对于澳大利亚人而言, 丛林不仅指长满桉树的自然环境, 还代表一种引以为傲的人文精神。丛林精神体现的是澳大利亚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念。丛林人与自然博弈, 像桉树一样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他们天生寡言少语, 甚至听天由命, 却足智多谋, 注重实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丛林(澳大利亚内陆文明之旅)/新知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澳)唐·沃森 |
| 译者 | 译者:李景艳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842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2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46 |
| CIP核字 | 2020063726 |
| 中图分类号 | K611.0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