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海峡两岸陶瓷艺术口述史/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对闽南和台湾地区的民间陶瓷工艺的发生发展进行综合考察,溯其源流,探其流变,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史料,研究闽台民间陶瓷工艺的传承关系,并采集民间工艺的行会行例习俗的范例,探讨民间工艺生产的运作机制与模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德化窑白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德化窑业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德化窑制瓷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邱双炯:“因为它合理,所以能存在,以电代柴,才能造福子孙” 寇富平:“建白瓷是温润而有生命的,给人以亲切感” 苏玉峰:“一理通,百理同,琵琶会弹,二胡就会拉,洞箫就会吹” 陈明良:“大形一定要先抓好” 许瑞峰:“口诀是定性的,而我要推陈出新” 第二章 同安汀溪窑“珠光青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同安汀溪窑“珠光青瓷”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同安汀溪窑“珠光青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洪树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第三章 建窑黑釉盏制作技艺 第一节 建窑窑业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建窑薰釉盏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孙建兴:“建盏的故事还应该继续讲下去” 许家有:“满足严苛要求,保留传统工艺” 第四章 漳窑与漳州窑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漳窑与漳州窑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漳窑与漳州窑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林俊:“干一行,爱一行” 第五章 磁灶窑陶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磁灶窑业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磁灶窑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吴松森:“手工陶艺永无止境,一次比一次用心,方能掌握精髓” 吴康为:“陶瓷绘画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也是我毕生所热爱的技艺” 第六章 台湾北投陶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北投窑业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台湾陶瓷史研究专家口述北投陶瓷史 陈新上:“台湾陶瓷史研究是我唯一的工作” 第七章 台湾苗栗陶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苗栗窑业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苗栗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李明雄:“‘土来走’不仅是家传技法,更是老祖辈们的思想与精神” 翁国珍:“我从小就喜欢喝茉莉花茶,它有家乡的味道” 邓淑惠:“讲述苗栗老陶师的故事” 第八章 台湾莺歌陶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莺歌窑业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莺歌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吴明仪:“做石回是一场工法与心法的对话” 第九章 台湾南投陶瓷制作技艺 第一节 南投窑业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南投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陈坤城、陈元杉:“希望能扮演好传统制陶功夫的传承角色”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海峡两岸陶瓷艺术口述史/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忠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84866 |
| 开本 | 12开 |
| 页数 | 2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5 |
| 出版时间 | 2020-04-01 |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982 |
| CIP核字 | 2019138728 |
| 中图分类号 | J5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福建 |
| 长 | 252 |
| 宽 | 25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