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智性异质诗/龙江文学批评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龙江文学批评书系”之一。由文学批评家陈爱中撰写,内中收录其对黑龙江本土文学作品及知名作家的评论文章数篇,从不同角度阐述黑龙江文学经典的内在地方和地理意识、独特的文学魅力、文化传统等,对促进黑龙江省原创文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陈爱中,1976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有黑龙江省“六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2007-2010年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荷兰莱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诗学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部,教材1部。获得包括黑龙江省首届普通高校教学新秀奖、哈尔滨师范大学名师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资助项目等各类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第六届文艺奖一等奖和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科研奖项。在《黑龙江日报》《北方文学》《诗林》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百余篇,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诗意的营销 ——重新审视初期新诗的话语建构 第一节 能指的“诗”:语言启蒙的一次营销 第二节 假面舞会:公共空间的诗歌事件 第三节 为诗一辩:对抗话语中的初期新诗 第二章 论新世纪以来新诗批评的有效性 第一节 创作与批评:纠结的二重性 第二节 单向度:新诗批评范式的困境 第三节 原初:诗学批评的旨归 第三章 哈尔滨写作与汉语新诗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回望:诗歌的城市构图 第三节 诗人群:复杂而有效的写作样态 第四节 经验写作:城市诗的思考者 第四章 以边缘的名义,彰显诗歌的贵族气质 ——黑龙江汉语新诗民刊概观 第一节 《剃须刀》 第二节 《东北亚》 第三节 其他诗歌民刊 第五章 新世纪新诗中的哈尔滨书写 第一节 宏大乐观叙事:哈尔滨的一个历史面孔 第二节 漂泊的灵魂:哈尔滨的历史深度 第三节 消失的记忆:该怎么思考未来 下篇 第一章 论李琦的诗 第一节 家庭抒写:伦理亲情的温柔抚摸 第二节 阳光书写:女性诗的另一幅面孔 第三节 地域书写:塞外风情的着力者 第二章 静默地谛视世界 ——论张曙光的诗 第一节 90年代的诗学选择 第二节 一个人的诗学世界 第三节 超越个人化写作的诗学 第三章 “智性写作”的新景象 ——冯晏诗集《镜像》读札 第一节 对话的新诗场 第二节 修辞:思想的构图 第三节 文本:在试验中前行 第四章 营建开放性的诗歌场域 ——从包临轩的几首近作谈起 第一节 走出校园 第二节 综合性的诗学选择 第三节 如何归来 第五章 杨勇诗歌印象 第一节 回望故乡:羁旅的意义 第二节 古意今释:汉语新诗的一种可能性写作 第三节 超越性写作:关注日常的意义和方法 松花江边的写作(代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智性异质诗/龙江文学批评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爱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1186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14 |
CIP核字 | 2019083756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186 |
宽 | 132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