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五代两宋诗法著述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所谓诗法著述,就是以总结诗歌写作技巧为主体内容。以罗列诗法名目与技巧条目为主要形式的诗学专书。诗法著述在中国诗学史上源远流长,数量庞大,且有其独特的主体内容、命名方式与写作目的,和诗话类著述有很大差别。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唐代、五代与两宋存世与亡佚的六十八种诗法著述。本书在个案研究部分详细考察诗法著述的著者、成书年代、存佚、版本、刊刻传播等情况,研究其编纂特征、内容构成与理论价值;随后总结出唐代、五代、两宋三个阶段诗法著述的特征;最后对历代诗法著述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论,总结其编著特征、体系建构以及古人对其的评价。
作者简介
张静(1982-- ),女,山东威海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为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诗学。专著有《北宋书序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有《权德舆诗文编年校注》(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唐诗排行榜》、《中国古代文学史》、《宋才子传笺证》、《河北文学通史》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诗法著述的界定
第一节 诗法著述的判定标准
一 专门总结诗歌写作方法
二 主体为诗学条目与诗法名目的罗列
三 形式上具有琐屑性
第二节 诗法著述的书名与作者
一 诗法著述书名的变迁
二 诗法著述的作者构成
第三节 诗法著述的成书形式
一 自著类
二 辑录类
三 汇编类
第四节 诗法著述与诗话的辨析
一 诗话对诗法著述的吸收与发展
二 诗法与诗话的写作动机不同
三 诗法与诗话的小标题设置不同
四 诗法与诗话的内容与体系不同
五 诗话与诗法的联系与交叉
第二章 唐代诗法著述三十五种
第一节 唐代诗法著述个案研究
一 上官仪《笔札华梁》二卷
二 佚名《文笔式》二卷
三 杜正伦《文笔要决》一卷
四 旧题魏文帝《诗格》一卷
五 元兢《诗髓脑》一卷
六 僧辞远《诗式》十卷
七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一卷
八 旧题李峤《评诗格》一卷
九 王昌龄《诗格》二卷
十 旧题王昌龄《诗中密旨》一卷
十一 僧皎然《诗议》一卷
十二 僧皎然《诗式》五卷
十三 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六卷
十四 日僧空海《文笔眼心抄》一卷
十五 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一卷
十六 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一卷
十七 旧题贾岛《二南密旨》一卷
十八 王叡《炙毂子诗格》一卷
十九 李洪宣《缘情手鉴诗格》一卷
二十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卷
二十一 郑谷、齐己、黄损《今体诗格》一卷
二十二 齐己《风骚旨格》一卷
二十三 僧虚中《流类手鉴》一卷
第二节 唐代诗法著述佚书考
一 元兢《沈约诗格》一卷
二 王维《诗格》一卷
三 徐隐秦《开元诗格》一卷
四 佚名《诗赋格》一卷
五 王起《大中新行诗格》一卷
六 许文贵《诗鉴》一卷
七 姚合《诗例》一卷
八 任藩《文章玄妙》一卷
九 任藩《诗点化秘术》一卷
十 郑谷《国风正诀》一卷
十一 齐己《玄机分别要览》一卷
十二 李嗣真《诗品》一卷
第三节 唐代诗法著述的总体特征
一 书多残佚不全、篇幅短小
二 曾被质疑为伪书伪撰
三 顺应了唐代社会的需要
四 确定了独特的书籍命名方式
五 确立了独特的小标题形式
六 承担了论诗评诗的诗学功能
第三章 五代诗法著述十二种
第一节 五代诗法著述个案研究
一 徐夤《雅道机要》一卷
二 徐衍《风骚要式》一卷
三 王玄《诗中旨格》一卷
四 王梦简《诗格要律》一卷
五 僧神或《诗格》一卷
第二节 五代诗法著述佚书考
一 倪宥《金体律诗例》一卷
二 徐蜕《诗律文格》一卷
三 佚名《骚雅式》一卷
四 佚名《吟体类例》一卷
五 佚名《诗林句范》五卷
六 佚名《杜氏十二律诗格》一卷
七 徐三极《律诗洪范》一卷
第三节 五代诗法著述的总体特征
一 创作时代多难以判断
二 佚书较多,篇幅更为短小
三 喜谈美刺与诗教
四 继承晚唐余绪中也有创新
第四章 宋代诗法著述二十一种
第一节 宋代诗法著述个案研究
一 僧保暹《处囊诀》一卷
二 僧景淳《诗评》一卷
三 李淑《诗苑类格》三卷
四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一卷
五 佚名《诗评》一卷
六 张商英《律诗格》二卷
七 阎苑《风骚格》五卷
八 释惠洪《天厨禁脔》三卷
九 郭思《瑶溪集》十卷
十 曾慥《诗说》一卷
十一 姜夔《白石诗说》一卷
十二 陈应行《吟窗杂录》五十卷
十三 孙奕《诗说》二卷
十四 魏庆之《诗人玉屑》二十一卷
十五 严羽《沧浪诗话》五卷
十六 周弼《唐诗三体家法》三卷
十七 谢维新《诗律》一卷
十八 佚名《诗宪》三则
第二节 宋代诗法著述佚书考
一 林越《少陵诗格》一卷
二 夏侯籍《诗评》一卷
三 胡源《声律发微》一卷
第三节 宋代诗法著述的总体特征
一 诗法著述进入衰微期
二 诗法著述在宋代的新变
三 诗法著述“一书而兼二体”
第五章 总论
第一节 诗法著述的编著特征
一 伴随着一定的神秘性
二 诗法名目的命名自有其特点
三 也有一些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诗法著述的体系建构
一 唐五代尚未重视诗法体系的建构
二 宋元时期开始尝试体系建设
三 明代诗法的体系设置加强
四 清代以来诗法体系设置的多样化
第三节 历代对诗法著述的肯定
一 唐代对诗法著述的重视
二 宋元对诗法著述的肯定
三 明清对诗法著述的需求
第四节 古人对诗法著述的批评
一 批评之一:穿凿附会、妄立格法
二 批评之二:浅稚谬误、品格低下
导语
张静这部专著,在严格辨析“诗法”概念的前提下,取唐代诗法著述35种、五代诗法著述12种、宋代诗法著述21种,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了更细致的研究,逐一讨论了各书涉及的诗法内容,并对失传的22种诗法作了钩沉、发掘性的论述,使我们对唐宋间诗法的著述和流传有了较完整而细致的认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五代两宋诗法著述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64559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46
CIP核字 2020051781
中图分类号 I207.21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5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