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古雷维奇(Philip Gourevitch)
美国作家、记者,长期担任《纽约客》(The New Yorker)特约撰稿人,也是《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的前编辑。古雷维奇于1986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92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小说写作项目的艺术硕士学位。另著有《阿布格莱布的民谣》(The Ballad of Abu Ghraib)、《一个铁证悬案》(A Cold Case)等。
译者简介
李磊,人文社科类译者,译有《对民主之恨》等。
| 图书 |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 |
| 内容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古雷维奇(Philip Gourevitch) 美国作家、记者,长期担任《纽约客》(The New Yorker)特约撰稿人,也是《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的前编辑。古雷维奇于1986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92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小说写作项目的艺术硕士学位。另著有《阿布格莱布的民谣》(The Ballad of Abu Ghraib)、《一个铁证悬案》(A Cold Case)等。 译者简介 李磊,人文社科类译者,译有《对民主之恨》等。 目录 序章 部分 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0章 1章 第二部分 2章 3章 4章 5章 6章 7章 8章 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致谢 内容推荐 书中,古里维奇将幸存者记忆与卢旺达历史两相结合,重构和讲述了卢旺达“种族屠杀逻辑”的起源和恐怖:大量的人口迁徙,复仇的诱惑和对正义的要求,人满为患的监狱和难民营。这部作品是对卢旺达大屠杀的一次深刻剖析,是一段以种族灭绝为背景的生动历史,以及对屠杀中幸存之意义的刻骨铭心的叙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菲利普·古雷维奇 |
| 译者 | 译者:李磊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3067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3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6 |
| CIP核字 | 2020053427 |
| 中图分类号 | K4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