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在于造就人,让学生“精神成人”。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外文学经典的影响力是无可
估量的,一本书能够让一个人受益终身,甚至能激励一代人的成长。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新课标”将中小学生的阅读和鉴赏放到重要的位置,并明确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生的阅读总量。依循“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2003年和2004年,我社分别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第一辑、第二辑,受到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伊索的《伊索寓言精选》便是此丛书中的一本。
伊索这个名字和寓言紧紧地连在一起,古希腊人往往用“伊素寓言”来代称“寓言”。但是,《伊索寓言》不一定都是伊索的作品,其中包含许多在古希腊早已流传的蕴涵教训的故事。如《伊索寓言精选》中的《鹰和狐狸》,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的诗人阿尔克罗科斯的残诗中就已出现。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流传的讽刺故事,经后人搜集整理后,被归到伊索的名下。
古希腊,《伊索寓言》在知识传播教育中,处于突出的位置。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鸟》中,庇斯忒泰洛洛斯挖苦歌队长说:“这是因为你无知,孤陋寡闻,没钻研过伊索。”苏格拉底对前去探望他的人说:“……我把手头有过并且被说的伊索寓言改写成诗体,首先是我记起的那些。”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有一句名言:“你连伊索寓言也没有熟读,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散。”可见,《伊索寓言》在当时已经是一部必读的书。而你手上《伊索寓言精选》本便是将其精选而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农夫、他的孩子和秃鼻乌鸦
农夫在麦地里刚播了种子,他小心地看守着,因为秃鼻乌鸦和椋鸟不断到麦地里来啄吃麦子。农夫的孩子带着一个弹弓,跟父亲一起去看守。每次农夫向孩子要弹弓,椋鸟就会明白农夫说什么,然后通知秃鼻乌鸦,迅速一齐飞走了。于是农夫想出一个招,说:“我的孩子,我们得换个办法制服这些鸟。以后我向你要弹弓,就不再说‘弹弓’,只说一声‘呣’,你就赶紧把弹弓给我。”不一会儿那些鸟又回来了。农夫说:“呣!”椋鸟听了理也不理他。于是农夫接过弹弓弹出了几粒石子,一粒弹中一只鸟的头,一粒弹中一只鸟的腿,一粒弹中一只鸟的翅膀,那些鸟连忙逃走。他们慌慌忙忙逃走时,遇到了一只鹤。鹤问他们出了什么事,一只秃鼻乌鸦说:“什么事?事情就出自人类这些坏蛋。你可别靠近他们。他们有办法口中说一件事,指的却是另一件事,这另一件事正好就要了我们几个可怜朋友的命。”
犁地的农夫和狼
犁地的农夫把犁从牛身上卸下,带他们去喝水。农夫不在时,一头饥饿的狼来了,走到犁旁边开始啃牛轭的皮带。他没命地啃,只想解馋,不知不觉钻进了牛轭里,给套住了。他不由得大吃一惊,拼命要挣扎出来,结果顺着犁沟走,就像在拉犁一般。正在这时候农夫回来,看见这种情形叫起来说:“唉,你这个老坏蛋,我真的希望你永远不再偷盗别人的东西,这样干点老老实实的活儿。”
女人和农夫
一个女人刚死了丈夫,她每天到他的坟上去哭。一个农夫在附近犁地,看见了这个女人,很想娶她为妻。于是他放下犁,到她身边坐下,也哭了起来。女人问他哭什么,他回答说:“我新近死了妻子,她和我很恩爱,眼泪能够减轻悲伤。”女人说:“我也死了丈夫。”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哭了一阵。接着农夫说:“既然你我遭遇一样,我们结为夫妻住在一起不好吗?我代替你死去的丈夫,你代替我死去的妻子。”这个主意听下来的确有道理,那女人很赞成。两人就揩干了眼泪。这时候,一个贼来把农夫丢下的牛和犁偷走了。农夫回过去,发现被偷,不禁为自己的损失捶胸大哭。女人听见他的哭声,走过来问:“怎么,你还在哭?”农夫回答:“是的,这一回是真的。”
女人和她的母鸡
有个女人养了一只母鸡,母鸡每天给她下一个蛋。她心里一个劲儿想,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每天不是得到一个蛋而是得到两个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后她决定给母鸡喂双份的大麦。然而从这天起,母鸡长肥了,羽毛油光光的,连一个蛋也不再下了。
过分贪心,反而一无所得。
女巫
一个女巫声称她能用符咒消除众神之怒,为此她生意兴隆,收入丰厚,过得十分富裕。但有人控告她搞巫术,把她送上法庭,由于她和恶魔打交道,要求把她处死。她被判有罪,处以死刑。当她离开被告席的时候,一个法官对她说:“你自称能消除众神之怒,那么,为什么你就不能消除众人之怒呢?”
螃蟹和狐狸
螃蟹离开了海边,挑选了附近一块青草地生活下来。一只狐狸从他旁边经过,饿坏了,就把他给吃了。螃蟹在落进狐狸嘴时说:“我这真是活该,根据我的习性,我只适宜住在海里。我干吗要住到陆地上来呢?”
满足于命运的安排是快乐的一个要素。
小螃蟹和母螃蟹
母螃蟹对她的儿子说:“你为什么这样横爬呀,我的孩子?直爬可像样多了。”小螃蟹回答说:“一点不错,好妈妈。如果你做给我看怎样直爬,我一定能照样做。”母螃蟹怎样尝试直爬也不成功,于是她才知道原先责怪她的孩子有多傻。
身教重于言教。
葡萄树和羊
到了采葡萄酿酒的季节,葡萄树长得枝繁叶茂。一只羊走过来,啃咬葡萄树的嫩卷须和叶子。葡萄树招呼他说:“你为什么这样无缘无故地伤害我,啃咬我的叶子啊?难道没有嫩草吗?不用很久,我就会对你进行公正报复。你现在啃我的叶子,把我连根推倒,但当你被牵去作祭品的时候,我将提供葡萄酒浇你的身体。”
普罗米修斯和人的诞生
普罗米修斯奉了宙斯的命令,动手制造人和其他动物。宙斯看到人这种唯一有理性的动物在数量上大大少于无理性的野兽,于是吩咐普罗米修斯把双方的数量重新平衡一下,将一部分野兽改为人。普罗米修斯按照宙斯的旨意办了,这就是后来有些人虽长着人类的外貌,却有着野兽般的内心的缘故。
……
P130-13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在于造就人,让学生“精神成人”。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外文学经典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一本书能够让一个人受益终身,甚至能激励一代人的成长。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新课标”将中小学生的阅读和鉴赏放到重要的位置,并明确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生的阅读总量。依循“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2003年和2004年,我社分别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第一辑、第二辑,受到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
丛书出版以来,读者朋友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我们深表谢忱!为了更好地打造这个丛书品牌,我们多次邀请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的专家把脉会诊。在听取各界反馈意见后,我们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对“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作了书目的整合和内容的补充修订。
新推出的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选目精当,强调人文精神。我们在收录教育部“新课标”建议课外阅读的相关书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主流教材要求阅读的名篇佳作以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选本,从中总括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精髓内涵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审美欣赏中得到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升华。
二、版本精良,体现浙文社优势。这套丛书荟萃了浙文社的“外国文学名著精品丛书”、“中国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系列”、“世纪文存”、“学者散文系列”等在出版界颇具影响力的丛书的精华,得到了国内一流的作家、翻译家、学者的悉心襄助,保证了图书的上乘品质。
三、增加导读和附录,加强实用功能。为了便于学生阅读理解,更好地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学特点。增强阅读与欣赏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与测试的实用程度。我们在新版中增加了导读和附录的内容。导读部分主要涵盖了作家个人生平介绍、作品文本解读、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知识链接、文学常识背景、同类作品比较阅读、学业测试提示等相关内容。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提倡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我们推出这套丛书,希望能够让中小学生朋友喜欢。让我们携手进入阅读的精神家园,领咯这片丰美而自由的天地!
浙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