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冯骥才对谈录(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冯骥才是当代有名作家、画家与文化学者,许多名篇佳作影响深远;他身体力行地倡导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卓著;近年来他又走进天津大学,建立起一座颇有特色的人文学院,在人文与美育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横跨不同界别,成果斐然,是当代少有的在众多领域建树颇丰的文化大家。本书为冯骥才的部文化对谈录,收录其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12篇对谈。读者可藉此一窥冯骥才的创作观、文化观,感知其创作的心路历程,感悟其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25岁时,开始经历“十年”的磨难,生活及工作颠簸多变,做过工人、产品推销员和美术教师等。生活事业豁然开阔,曲折艰辛亦增见识,人生百味俱得心尝。由于深感于千万人命运的苦乐,遂立志于文学。主要著作有《珍珠鸟》《俗世奇人》《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莲》等。 目录 书桌应该放在大地上 非虚构的力量 科学与艺术总在山顶重逢——冯骥才与诺奖得主弗雷泽·斯托达特的跨界对话 我想像完成艺术品那样完成这部小说 文与画的两全其美——文学与艺术. 文人画问答 诗画天下之魅 一个作家的“画语录”——由冯骥才画展引出的对话 还中国文化的全貌——关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 文化的疼痛与守护 保护历史文化空间 文化在熏陶,不在教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冯骥才对谈录(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骥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1913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82 |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06 |
| CIP核字 | 2020035466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