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
内容
作者简介
  康凌,1987年7月生于上海,现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在读博士。参与编辑《丘东平研究资料》,并译有《周作人: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选择》,文章散见《读书》《鲁迅研究月刊》《热风学术》《史料与阐释》《东吴学术》等刊。
目录
为康凌序 / 张业松
第一章 绪论: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
第一节 “新的世纪”:时间(又)开始了
第二节 “听觉的艺术”:左翼诗歌的形式问题
第三节 革命如何面对身体?
第二章 诗与声与身
第一节 大众的记忆术:左翼的节奏诗学
第二节 劳动中的身体与节奏
第三章 节奏的谱系
第一节 “生理学谬误”:毕歇尔、胚胎学与节奏的知识型
第二节 声音技术与人种志:诗歌形式如何回应文明危机的生命政治?
第三节 “从生物学到社会学去”:普列汉诺夫的唯物主义艺术起源论
第四章 歌谣化新诗
第一节 “旧瓶”与“新酒”:歌谣的再发现
第二节 《新谱小放牛》:节奏作为媒介
第三节 “封建思想”的幽灵与民族形式问题
第五章 诗的Montage:作为音响的语言
第一节 声音的秩序与意义的秩序
第二节 (无)变奏及其代价
第三节 象声词:“音象”中的双重时间性
第四节 论“杭育杭育”:劳动呼声与身体性团结
第六章 尾声:一种左翼抒情主义?
第一节 左翼抒情主义:革命的言、情、身
第二节 “理想型”和它所没有完成的:一点自我批评
——附录——
一、“四条汉子”是怎么来的?
——《懒寻旧梦录》与左联组织结构的危机
第一节 “四条汉子”与“两个口号”
第二节 谁能将鲁迅“据为私有”?
第三节 “陕北来人”
第四节 懒寻旧梦?
二、方言如何成为问题?
——方言文学讨论中的地方、国家与阶级(1950-1961)
第一节 从“五四”到抗战:方言文学讨论的历史前提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地方色彩”的文化政治起源
第三节 国家与阶级:谁才是“人民的语言”?
第四节 结论:汉语规范化运动与文学的平等政治
三、广播员本雅明
——新技术媒介与一种听觉的现代性
第一节 本雅明是怎么当上广播员的?
第二节 本雅明的广播文献
第三节 本雅明的广播教育:参与式听众与“判断力的训练”
第四节 作为“说故事的人”的广播员
第五节 极权主义政治中的听觉主体
第六节 世界声像的时代?

参考文献
导语
对于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及其作品的研究,历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大宗乃至正统,由此推进了我们对国家、阶级、革命、以及文学形式等核心议题的认知。本书通过对一个社团(中国诗歌会)、一种诗歌实践方式(诗朗诵)、一次文学运动(新诗歌谣化)、一个知识谱系(节奏学)、一批诗歌文本的考察,完成了对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某种理论“理想型”的建构与分析。
内容推荐
一个社团——中国诗歌会
一种诗歌实践方式——诗朗诵
一次文学运动——新诗歌谣化
一个知识谱系——节奏学
一批诗歌文本
通过对以上要素的考察梳理,本书完成了对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某种理论“理想型”的建构和分析:从当时留下的诗论文章和作品书写中,作者试图抽绎出它们所蕴含的历史动力及其在实践中的展开。左翼诗歌对诗歌语言的音响形式的经营,内含着一种身体感官的动员技术,并由此关联着革命主体的肉身经验和情感兴动。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为左翼文学打开了更多的话题空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76328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09
CIP核字 2020055358
中图分类号 I209.6,I207.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