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讲演录根据作者同题系列讲座整理而成。作者借由八次讲座,详细梳理黑格尔四部哲学著作《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勾勒出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架构与内在理路,并总结了黑格尔哲学的三个主要特点,凸显出黑格尔与其他哲学家重要不同之处,也点出其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书稿中讲解与评论相得益彰,紧扣原著,亦不乏个性见地。
抉隐发微,切中肯綮。荦荦大端,逐一阐明。
| 图书 | 黑格尔哲学讲演录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部讲演录根据作者同题系列讲座整理而成。作者借由八次讲座,详细梳理黑格尔四部哲学著作《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勾勒出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架构与内在理路,并总结了黑格尔哲学的三个主要特点,凸显出黑格尔与其他哲学家重要不同之处,也点出其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书稿中讲解与评论相得益彰,紧扣原著,亦不乏个性见地。 抉隐发微,切中肯綮。荦荦大端,逐一阐明。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 目录 导论黑格尔哲学的特点 讲《逻辑学》(一) 一、《逻辑学》导言 二、《逻辑学)部分:存在论 第二讲《逻辑学》(二) 三、《逻辑学》第二部分:本质论 四、《逻辑学)第三部分:概念论 第三讲应用逻辑学(一) 一、《自然哲学》 1.由《逻辑学》向《自然哲学》的转换 2.看待自然的两种眼光 3.自然哲学的三个阶段 4.《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转换 第四讲应用逻辑学(二) 二、《精神哲学》 1.主观精神之“精神现象学” 第五讲应用逻辑学(三) 2.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 第六讲应用逻辑学(四) 3.绝对精神 第七讲法哲学原理(一) 一、序言、导论 1.序言 2.导论 二、篇抽象法 1.人格和所有权 第八讲法哲学原理(二) 2.契约:公意与众意 3.不法 三、第二篇道德 1.故意 2.意图 3.良心 四、第三篇伦理 1.家庭 2.市民社会 3.国家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黑格尔哲学讲演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邓晓芒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8275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8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44 |
| CIP核字 | 2020050116 |
| 中图分类号 | B516.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