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书法篆刻
内容
前言/序言

江河提供人类生活及生产不可或缺的淡水,并造就深入陆地的水路交通线,江河流域得以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现代文明繁衍畅达的处所。因此,兼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旨趣的流域文明研究经久不衰。尼罗河、幼发拉底一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黄河、珠江等河流文明,竞相引起世人关注,而作为中国“母亲河”之一的长江,更以丰饶的自然秉赋、悠远深邃的文化积淀、广阔无垠的发展前景,理所当然成为江河文明研究的翘楚。历史呼唤、现实诉求,长江文明馆应运而生。她以“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为主题,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主线,紧紧围绕“走进长江”、“感知文明”和“长江”三大核心板块,利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全方位展现长江流域的旖旎风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
干流长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长江,地处亚热带北沿,人类文明发生线——北纬30°线横贯流域。而此纬线通过的几大人类古文明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因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是气候干热的沙漠地带,作为文明发展基石的农业仰赖江河灌溉,故有“埃及是尼罗河赠礼”之说。然而,长江得大自然眷顾,亚洲大陆中部崛起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季风的水汽,凝集为巫山云雨,致使这里水热资源丰富,最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自然禀赋优越、经济文化潜能巨大的地域。
长江流域的优胜处可归结为“水”-“通”-“中”三字。
一、淡水富集
长江干流、支流纵横,水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湿地广大,是地球上少有的亚热带淡水富集区,其流域蕴蓄着中国35%的淡水资源、48%的可开发水电资源。如果说石油是20世纪列国依靠的战略物资,那么,21世纪随着核能及非矿物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的广为开发,石油的重要性呈缓降之势,而淡水作为关乎生命存亡而又不可替代的资源,其地位进一步提升。当下的共识是:水与空气并列,是人类须臾不可缺的“资源”。长江的淡水优势,自古已然,于今为烈,仅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即可见长江之水的战略意义。保护水生态、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文章,乃长江文明的一个绝大题目。
二、水运通衢
在水陆空三种运输系统中,水运成本最为低廉且载量巨大。而长江的水运交通发达,其干支流通航里程达6.5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2.5%,是连接中国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其干线航道年货运量已逾十亿吨,超过以水运发达著称的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稳居世界第一位。长江中游的武汉古称“九省通衢”,即是依凭横贯东西的长江干流和南来之湖湘、北来之汉水、东来之鄱赣造就的航运网,成为川、黔、陕、豫、鄂、湘、赣、皖、苏等省份的物流中心,当代更雄风振起,营造水陆空几纵几横交通枢纽和现代信息汇集区。
三、文明中心
如果说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心在黄河上中游,那么经济地理、人口地理中心则在长江流域。以武汉为圆心、1000千米为半径画一圆圈,中国主要大都会及经济文化繁荣区皆在圆周近侧。居中可南北呼应、东西贯通、引领全局,近年遂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应运而兴。长江经济带覆盖中国11个省(市),包括长三角的江浙沪3省(市)、中部4省和西南4省(市)。11省(市)GDP总量超过全国的4成,且发展后劲不可限量。
回望古史,黄河流域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育居功至伟,而长江流域依凭巨大潜力,自晚周疾起直追,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北方之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羌文化并耀千秋。龙凤齐舞、国风一离骚对称、孔孟一老庄竞存,共同构建二元耦合的中华文化。中唐以降,经济文化重心南移,长江迎来千年的辉煌。近代以来,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长江担当起中国工业文明的先导、改革开放的先锋。未来学家列举“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依次为:印度班加罗尔、中国武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国上海、泰国曼谷、美国丹佛、美国亚特兰大、墨西哥昆坎一图卢姆、西班牙马德里、加拿大温哥华。在可预期的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中,竞有两个(武汉与上海)位于长江流域,足见长江文明世界地位之崇高、发展前景之远大。
为着了解这一切,我们步入长江文明馆,这里昭示——
一道天造地设的巨流,怎样在东亚大陆绘制兼具壮美柔美的自然风貌;
一群勤勉聪慧的先民,怎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丰厚优雅的人文历史。

目录

不废江河万古流——关于长江流域书法篆刻的开篇语
长江流域书法、篆刻艺术的定义及特征
篆刻何以成为独特的艺术

文明曙光映长江——商、西周及此前的长江流域书法
商、西周之前长江流域的原始刻划符号
殷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文字)
西周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奇葩璀璨炫南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长江下游徐、舒、吴、越金文书法略述
楚系金文书法
楚系简帛书法
楚系石刻、木刻书法

文化融合谱新章——秦代长江流域书法
秦代长江流域书法:秦、楚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
湖北云梦秦简牍书法解读
云梦秦简牍书法的意义

大汉雄风承楚韵——两汉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汉代长江流域的简牍帛书略述
汉代长江流域的汉石刻书法简介

龙翔凤翥自觉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成就

长江九派流中华——隋唐五代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隋唐时期长江流域书法状况略述
长江流域书家撷英

风景这边独自好——两宋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长江流域书法艺术成就及影响
苏轼的意义:从书法角度看
“苏门”师友间的黄庭坚
米芾:一位纯粹的书法家

江南烟雨总风流——元、明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赵孟頫及他的时代
明代书法发展略述
空前活跃昌盛的长江流域书法
明代长江流域代表性书家简述

日出江花红似火——清代时期的长江流域书法
清代长江流域的书法发展
名家撷英

铁笔石纸总关情——长江流域篆刻艺术巡礼
印以示信:玺印略说
奇诡多变天籁美:楚系古玺简介
秩序化典范的汉印:□□次高峰期的长江流域篆刻
艺术者的觉醒:元代长江流域篆刻
方寸天地显风流:第二次高峰期的明代长江流域篆刻
双峰并峙、大师辉映:第二次高峰期的清代长江流域篆刻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长江流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长江流经的十个省、市,以及其支流延伸到的八个省。这是一片广袤的地域,南部中国几乎由它构成。同时,这又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先民在此创造出来的璀璨的长江文化,不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影响并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丰厚,书法、篆刻艺术在长江文化中呈现出怎样的风貌,是《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书法篆刻》叙述的主要内容。《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书法篆刻》所说的长江流域的书法、篆刻,是指以长江流域作为空间坐标、以史前文明的产生至晚清作为时间坐标,在这一时空发生的有关书法、篆刻艺术的历史事实。
《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书法篆刻》涉及的书法家、篆刻家有两种情况:一是籍贯为长江流域诸省、市的,或长期生活在此,或生活一段时间后离开了。二是籍贯虽不是长江流域诸省、市,但其书法、篆刻活动主要在此,或在此有着重要的书法、篆刻活动。
《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书法篆刻》涉及的书法、篆刻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存留于今长江流域诸省、市境内或新近出土的;一类是上述书法家、篆刻家的作品,特别是在今长江流域诸省、市境内留下的作品。
《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书法篆刻》主要是对以上书法家、篆刻家及书法、篆刻作品,对长江流域的书法、篆刻历史事实进行分析论述。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地方区域性的书法、篆刻简史,叙述的是从古至今,长江流域书法、篆刻发展的一般情况。中华地域广袤,民族众多,风情各异,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发展虽有着共同的因素,但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正是这迥异的地域文化艺术,才组成了多姿多彩、姹紫嫣红的中华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一部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史,就是由不同的地域的书法、篆刻发展史构成的;而某地域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迹,则是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地方区域性的书法、篆刻史进行整理、研究,呈现出书法、篆刻艺术在长江文化中博大丰厚的风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书法篆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一鸣
译者
编者 钟一鸣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265374
开本 16开
页数 167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326
CIP核字 2019105329
中图分类号 J292.11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1
169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