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公安文学四十年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公安文学四十年》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文学史稿,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它系统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安文学四十年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对公安文学进行理性研究,全景展现了中国公安文学的发展史。作者张策是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是一位对公安文学出巨大贡献的作家,他用毕生精力营造公安文学的发展,既是公安文学的亲历者、见证人,又是组织者、参与者、发起者。 作者简介 张策,满族,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任职于宣传文化岗位,现任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四十年的辉煌 第二节 早期公安文学的发展历程回顾 第三节 公安文学的定义 第四节 公安文学的特质 第二章 蓄势待发: 公安文学的苏醒期(1978-1988) 第一节 从《红石口》到“伤痕文学” 第二节 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三节 公安期刊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第四节 不得不说的侦探推理小说 第五节 巅峰:海岩和他的《便衣警察》 第三章 势如破竹: 公安文学的成长期(1988-1998) 第一节 目光的转移之处 第二节 从《公安文学丛书》说起 第三节 电视剧《西部警察》与电影《民警故事》 第四节 公安文学活动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 公安文学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集结成军: 公安文学的爆发期(1998-2008) 第一节 千禧年:集结的号角吹响 第二节 全国公安文联的应势而生 第三节 《九十年代大案要案侦破纪实丛书》的得失 第四节 向市场挺进的公安影视创作 第五节 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五章 挺进高峰: 公安文学的成熟期(2008-2018)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文学兴盛的号角 第二节 公安文学的高潮渐起 第三节 阵地建设,公安文学的家园 第四节 公安诗歌、散文创作的崛起 第五节 网络织就的文学新天地 第六章 硕果可期: 公安文学的未来充满光明 第一节 深化改革是公安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二节 公安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 第三节 成熟的创作队伍形成公安文学的主流 第四节 新型传播方式为公安文学打开新天地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公安文学四十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46102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8 |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76 |
| CIP核字 | 2020049743 |
| 中图分类号 | I209.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5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