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钱学森(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内容简介

钱学森(1911―2009):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

1923―192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入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希望科学救国,1929―1934年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铁道机械工程。1934年8月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飞机机械工程,仅用一年就获得硕士学位。1936―1939年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冯·卡门,从事航空工程理论、应用力学的学习研究,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9―1955年任教于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1939年9月“二战”爆发后不久,美国制订了研制核弹、导弹的计划;冯·卡门受命主持美国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钱学森作为得力助手,成功跻身于世界的火箭专家、导弹专家之列。

1955年10月回国;从无到有地领导了中国的导弹、火箭研发,一手提拔了许多科技创新人才。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荣获国际科技大将“小罗克韦尔奖章”。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钱学森/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讲述了他的故事。

目录

少年立大志
不同凡响的钱氏家族
父母的言传身教
兴趣广泛的孩子
在北师大附中的六年
在交通大学的学习生活
考取公费留美生

留美二十年
为祖国努力学习
成为冯·卡门的门生
师生间的良好合作
致力于火箭研究
最年轻的正教授

回国挑重担
冲破阻力回祖国
展望回国新征程
专人护送北上,做客中南海
前往东北考察
参与制订科学规划
白手起家研制导弹
“两弹”结合铸辉煌
负责研发卫星

人生显辉煌
航天事业的开创者
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中国自然科学的领导者
荣获“小罗克韦尔奖”
获得多项国家大奖

精彩书摘

《钱学森/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不同凡响的钱氏家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4月,孙中山被迫辞职,袁世凯窃取了政权。辛亥革命虽然未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历史的闸门。在此期间,1911年12月11日晚,钱学森出生于上海。

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在杭州一带,钱家是一个颇有社会声望的家族。据悉,他们是吴越王钱谬(852—932)的后裔,钱学森是钱缪的第三十三世孙。

据《十国春秋》记载,五代十国时期,钱缪统一了两浙地区以后,建立“十国”之一吴越国。他在位期间,保境安民、兴修水利、开拓海运、发展贸易,使得当时的吴越国经济繁荣、文人荟萃、百姓安居乐业。后来,赵匡胤(927—976)取代“五代”的末代王朝——后周,建立宋朝;钱谬之孙钱傲(929—988)为了使百姓免于战祸,顺应时势地尊赵氏为帝,使国家“不被干戈”而实现和平统一。我们现在熟知的《百家姓》最早成文于北宋,第一句是“赵钱孙李”,“赵”是国姓,位列第一,“钱”排在第二,据闻就是因为感念吴越钱氏国王为和平统一而作出的抉择。

钱谬不仅治国有略,修身齐家也十分严谨,他曾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遗训中包含“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勤俭为本,忠厚传家”等内容,这些家训、遗训世代相传,激励着钱氏后人。

钱氏后人秉承祖训,传承家风,造就了吴越钱氏一族人才辈出的传奇。北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曾有众多的文学家、学者出自这个家族,如北宋文人钱惟演(977—1034,钱傲之子),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1582—1664)等。到了近代更是如此,如学者钱玄同(1887~1939)、钱钟书(1910—1998),历史学家钱穆(1895~1990),科学家“三钱”钱学森(1911—2009)、钱伟长(1912—2010)、钱三强(1913—1992),水利专家钱正英(1923一 ),外交家钱其琛(1928—2017)等,皆是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大家。

父母的言传身教

幼时的钱学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超强,三岁时已能背诵出百首的唐诗宋词,以及早期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同时还精于心算,加、减、乘、除不在话下。这些事迹在邻里间一传十、十传百,都说钱家出了个“神童”。面对如此聪慧的儿子,钱均夫夫妇都深感自己肩上担子之重,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儿子教育好,不辜负他的天赋。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之女,从小秀外慧中、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对于儿子,她总是采取启发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儿子心服口服。

钱学森最爱听母亲讲杨家将保家卫国、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发愤苦读的故事也让年幼的他印象深刻,司马光砸缸等智慧故事更是启发了他。每当听母亲讲这些故事时,他总是那么认真、投入,稚气的脸庞上充满了对古人的崇拜与向往。

章兰娟对儿子寄予厚望,不仅督促他学习上进,更是言传身教,树立孩子良好的品性德行。

1914年年初,钱均夫赴北京教育部任职,章兰娟带着儿子随之迁居北京。钱家在北京是独居的大四合院,与他们相邻的则多是一些贫苦的劳动人民。章兰娟是个乐善好施的贤德女性,所以非常同情下层市民的疾苦,总是能帮则帮,在邻里窘困之际伸以援手。幼小的钱学森经常看到的景象便是,自家那扇黑漆大门经常被求借的邻居敲开,母亲总是温和而热情地接待他们。只要家中有的,尽管借出去;而借去的钱粮,如果邻里确实无力偿还,母亲也非常体谅,绝不再提起。

母亲对钱学森的影响力,在他的身上持续一生。综观钱学森的一生,母亲章兰娟确实在他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像后来他在回忆母亲的时候说道:

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又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大街上,总是向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我深远的和连绵不断的影响。

如果说母亲带给小钱学森的是关爱呵护、读书的兴趣、善良正直的品行教育,那么父亲应该是他幼年知识启蒙的第一位老师。

钱均夫的父辈在杭州经营丝绸,他幼年时就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长大后就读于杭州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当时,杭州富商章氏很赏识钱均夫的才华,不仅将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女章兰娟许配给他,还资助他东渡日本求学。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日趋没落的清王朝统治之下,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民主革命的思潮风起云涌,许多爱国志士四处寻找着救国之术、济世良方。钱均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蒋百里等人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

……

前言/序言

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涉及很多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的历史名人,他们在思想、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以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探索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他们的生活年代、成长过程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一生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是大致相同的。他们是人类的骄傲,是青少年的榜样。

为此,我们推出了这套“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例如中国的孔子、屈原、李冰、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蔡伦、王羲之、祖冲之、唐太宗、李白、欧阳修、苏轼、岳飞、王阳明、徐霞客、曹雪芹、詹天佑、孙中山、梁启超、鲁迅、毛泽东、邓小平、钱学森等,以及外国的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马克思、门捷列夫、顾拜旦……以他们的成长历程、人生发展为线索,采用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来表现他们,而不是进行冗长的说教性论述,以便使广大青少年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共鸣,进而得到启发。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套丛书不是学术性著作,所以不做学术性研究、论证;对于如徐霞客等生平资料较少的人物,为了使作品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其故事叙述具有一定的合理虚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相信: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知识,而且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找到自己的理想追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钱学森(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化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11828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