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新)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学生,教师,职场人士,一般读者 《中国文化读本》由当今卓有影响的哲学家、美学家叶朗教授,以及在哲学、美学领域的优秀学者朱良志教授合著。全书分为“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艺术与美感”“民俗与风情”四大部分对中国文化进行生动的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分四大部分(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艺术与美感、民俗与风情)、38章,抓住中国文化中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汉字、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中医、绘画、建筑、功夫、围棋等),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和核心价值,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美善相乐的人文形象。《中国文化读本》于2008年初版,本次为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章节、修订错漏、更换图片,使本书内容与品质更臻完善。 作者简介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胸中之竹》、《欲罢不能》、《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现代美学体系》(主编)、《中国文化导读》(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总主编)等书。 精彩书评 我国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评论说:“(《中国文化读本》的写作与出版)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中国文化内容很丰富、很活泼。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这个概念,对人类社会有多大的影响啊。我们自己讲得还不够。刘琪同志问我:‘什么是人文奥运?’我回答说:‘两句话,一句是宣传中国优秀文化,一句是吸收外国优秀文化。” 目录 第2版序 前言/序言 《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这本读物不是泛泛地介绍知识,而是精心选择一些重点和亮点,以小见大。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衣食住行、琴棋书画等,都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即使如一个小小的围棋,作者也从中发现:围棋是与一位“同好”来交流心灵,来共同创造一个“好局”,最终共同生存,达到心灵愉悦。 这本读物不仅写得明白通畅,而且写得有情趣,有韵味。书中的插图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美。 《中国文化读本》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广阔、平和、开放、包容的内在心境和纯净、优雅的情趣。我相信世界各国的朋友对这本书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李岚清《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朗,朱良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57326901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