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工艺,至迟在魏晋时期已进入萌芽阶段,有着16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为帮助广大装裱爱好者尽快掌握这门技术,笔者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并博采众人之长,编写了这本《速成书画装裱技法》。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装裱程序及技术要领,特别是对装裱工艺的细节作了必要的说明。
图书 | 速成书画装裱技法 |
内容 | 内容推荐 书画装裱,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工艺,至迟在魏晋时期已进入萌芽阶段,有着16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为帮助广大装裱爱好者尽快掌握这门技术,笔者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并博采众人之长,编写了这本《速成书画装裱技法》。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装裱程序及技术要领,特别是对装裱工艺的细节作了必要的说明。 目录 一 装裱工艺发展概况 二 装裱常用术语 三 装裱的品式 (一)立轴的品式 (二)横披的品式 (三)画片的品式 (四)屏条的品式 (五)对联的品式 (六)手卷的品式 (七)册页的品式 四 装裱设备和工具 (一)装裱设备的配置 (二)装裱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五 装裱材料的选配 (一)宣纸的种类与鉴别 (二)绫、绢、锦、洋纺的性能和特点 (三)胶、矾与胶矾水的配制 (四)颜料、墨与颜色水的配制 (五)浆糊的制作、使用与保养 (六)装裱的辅助材料 六 装裱材料的托与染 (一)托覆褙纸和镶料纸 (二)托绫绢 (三)托锦 (四)镶料的染制 七 画心的托法 (一)托画心前的准备工作 (二)托画心常用的方法 (三)绢本画心的托法 (四)生宣纸画心的托法 (五)矾纸画心的托法 (六)蜡笺纸画心的托法 (七)拓片的托法 (八)木刻画及水粉、水彩画画心的托法 (九)丝织品画心的托法 (十)托画心与印助条 (十一)托画心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八 书画的裱法 (一)镶料颜色的选配 (二)根据画心选定品式 (三)方裁画心 (四)镶料的裁切 (五)画心的镶嵌技法 (六)四裁边口与转边 (七)做夹口 (八)裱件覆褙 九 裱件的装法 (一)裱件启揭下墙 (二)砑光与剔边、剪边、裁边 (三)修折夹口 (四)装天地杆 (五)穿绳、封箍、结带 (六)检查、修整及画幅的张挂、存放 十 特殊画心的装裱 (一)巨幅书画的装裱 (二)册页的装裱 (三)手卷的装裱 十一 古旧书画的揭裱与修复 (一)镶料加工 (二)古旧书画的伤残识别 (三)古旧书画的拆裁 (四)挑刮画心 (五)闷画心 (六)洗画心 (七)揭画心 (八)修补画心 (九)托画心 (十)补全画心颜色 十二 画幅变形的预防措施 (一)气候与画幅变形 (二)操作方法与画幅变形 (三)装裱材料与画幅变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速成书画装裱技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维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086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1996-04-01 |
首版时间 | 1996-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28 |
CIP核字 | 2012103228 |
中图分类号 | J212.7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5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3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